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肥包河区以优势产业带动整体提升——
自主创新“雁”成行
本报记者 文 晶 白海星 通讯员 黄小建

最近,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在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榜上分列第63位和13位,成为安徽省唯一挺入“双百强”的城区。包河区委书记胡启生说,“我们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发展、重大项目牵动、新兴产业集聚、高端业态引领的发展之路,自主创新‘战略雁阵’已初现效应。”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曾6次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荣誉,涌现出航天重工、江淮汽车、安凯汽车、巨一自动化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今年1至10月,包河区企业获得各项专利1480件,其中发明专利357件,均居全省县区第一。该区科技局局长黄柱兵告诉记者,这些成绩得益于包河区持之以恒的自主创新“战略雁阵”建设,以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实现多领域、多产业整体提升。

近年来,包河区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设科研创新平台,还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库等,与全区科技企业建立了常态联系,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河区利用区内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资源,不断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机制。在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正对一台台汽车机器人进行监测调试。总工艺师王健强告诉记者,他们的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如今江淮汽车宾悦、同悦等车型的车身焊接这件高难度技术活,完全由他们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干。这一成果的取得,源于巨一与合工大、德国KUKA机器人等科研院所共同组建的合肥市汽车自动化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而这又源于包河区的牵线搭桥。近年来,包河区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安凯汽车建立了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今年该公司出口沙特800辆客车的订单是国内最大单笔客车出口订单。目前,包河的产学研合作已从先进制造业逐渐延伸到广播影视、生物医药、农业信息化等领域。

包河区与源泉融资担保、杭州银行包河支行共同发起并建立了科技基金池,专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优质成果转化和扩大再生产。随着区科技局与源泉担保公司首批1000万元基金入池,杭州银行包河支行按照入池基金数额的10倍即1亿元的资金安排定向信贷资金。同时,包河区财政还安排专门科技经费预算用于企业自主创新奖励、扶持平台建设等,继去年列支1840万元后,今年又安排2000万元。安徽牧龙山铁皮石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秦朗最近高兴地告诉记者,“办完专利抵押手续后,我们就获得了区里科技基金贷提供的300万元贷款,利息比银行贷款低了三成,担保费用也降了一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