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享誉海内外的世界非遗——侗族大歌引来了外面的游人。”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村支书潘玉锦一脸笑容地说,“我们村几年前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如今每天接待游客上百位,年旅游收入250万元。”
从江县城虽小,却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全县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个、国家级5个、省级18个,涵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间医药、民间手工技艺等10多个门类。全县有58位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3人。
近几年来,从江县积极探索“非遗”产业化路子,建设民俗文化村,打造文化产业园,成立“非遗”展示交流中心,不断增强“软实力”。他们先后打造了“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侗族大歌之乡”——小黄侗寨、“神奇的洗浴文化”——瑶族药浴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非遗”品牌,初步形成了以民俗文化、服饰文化、医药文化和饮食文化为主的“非遗”产业。
小黄村是极负盛名的“侗歌窝”,先后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族大歌之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9年,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几年,该村建立侗族大歌培训基地,组建了56支歌队,鼓励青年男女走出大山,从事侗族大歌演出。如今,全村在外从事侗族大歌表演的村民达400多人,每人每年寄回的钱少则数千元,多则几万元。潘婢爱等几个姑娘在北京组建的表演队,每年收入50多万元,表演队还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巡演,几乎场场爆满,每人月收入6000元以上。
如今,小黄村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正旺,全村共有53户人家从事“农家乐”和“歌堂旅馆”经营,11户从事旅游纪念品销售,8户从事芦笙、侗笛、牛腿琴等民族乐器加工。村里的侗族大歌传承人吴龙德开办的“农家乐”,平均每年有7万多元收入。
“瑶族药浴”是从江县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洗浴方式,浴汤里有30多种中草药,可以辅助治疗47类疾病。翠里乡高华村是从江有名的“瑶族药浴”村。村民赵成清说,虽然村里目前交通还不太方便,但每年来泡药浴的客人却不少,他家每年都要接待100至200人,累计能有好几千元收入。
2008年,从江瑶族药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来,从江县大力建立瑶族药浴药材基地,积极发展瑶族药浴加工销售企业,瑶族药浴已走出深山、走向市场,促进了瑶族群众增收。他们开发生产的“瑶浴保健浴粉”、“瑶浴爽足粉”等系列产品,销售覆盖国内10多个省区市。县里规划用地300亩,拟建从江“瑶族药浴城”,集洗浴、民族文化、民族饮食、住宿休闲为一体,打造瑶族药浴品牌,逐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