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提速
济南莱芜协作区实现同城化
本报记者 单保江 通讯员 韩 冰

在山东省莱芜市,与省会济南一体化发展正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以后到济南可以坐公交车就去啦”、“咱也快有济南户口了”、“给济南亲戚打电话,再也不用长途费了”……这些美好的期盼,都随着“济莱一体化”而逐渐变为现实。

从11月2日起,山东省会城市济南与莱芜市两地开通了济莱城际快客。莱芜长途汽车总站副站长杨贵俊告诉记者,济莱快车开通以来,上座率一直稳定增长,大大方便了两地乘客,为济南与莱芜同城化发展开了个好头。

与省会济南一体化发展,是莱芜市多年的期盼。今年8月30日,山东省召开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隆起带建设动员大会,济南与莱芜一体化发展成为山东省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莱芜与济南空间相接、产业关联,建设济莱协作区,既可以拓展济南发展空间,又能够促使两市资源和产业整合。要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重要布局上加大工作力度,在交通、通讯、户籍管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快同城化步伐,使之成为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12月7日,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7市召开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确定了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的重点工作,其中明确济南与莱芜的一体化发展:加快济莱协作区建设,积极推进交通、通信、户籍管理同城化,为推动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积累经验。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告诉记者,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将抓紧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切实做到特色突出、衔接紧密、实际管用;统筹推进公路网、轨道交通网、水运和机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构筑“一小时生活圈”;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要素市场、生态建设的一体化,实现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形成综合实力强大的区域经济板块;做大做强济南,发挥核心和龙头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莱芜市委书记王良说,莱芜市抓住机遇,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济莱协作区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意见》和配套文件,并已和济南联合成立领导小组。济莱协作区建设正扎实推进。莱芜市要借势跨越,打造成省会副中心。

据了解,在交通同城化方面,两市将重点建设和改造旅游、物流和高速“三条大道”。推动减免或降低济南与莱芜之间高速公路收费标准,争取取消济南与莱芜省道通行费,放开出租车异地营运限制。

城市间的融合与协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实际利益。济莱协作区艰难破冰,正在一步步实现率先突破:两地公交卡将实现通用;两地将统一固定电话区号,力争年底前出台技术方案,明年上半年实现两市之间按市话收费,取消长途费、漫游费;同时将尽快实现两地广播电视频道交叉落户。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务锋说,今年年底,将完成济莱协作区范围内两市居民户口网上迁移以及申领居民身份证的技术准备;明年上半年,将制定出台济莱协作区户籍管理同城化的具体政策措施。

横亘在两市之间的一道道“篱笆墙”正在拆除,两市民间互动也在提速。济南市的主导产业是交通装备制造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食品纺织、现代服务业等。莱芜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基地,同时也是科技部命名的高新技术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基础良好。两市产业链协作配套,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最近,两市农副产品产销协作、物流企业联手协作,举办了一些大型活动。

不仅济莱协作区一马当先,整个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也在提速。据悉,围绕产业协作,7市近期将共同研究建立“飞地招商”成本共担、收益共享机制和产业转移利益调节机制,协调区内各市之间产业的定位与发展重点,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圈内产业布局,避免无序竞争和产业同质化,使转方式、调结构在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层次上取得新突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