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大气污染人人有责
本报记者 徐 达

治理大气污染目前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今年9月,国务院正式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从战略高度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不少读者来信来稿表示,大气污染需综合治理,既要转变能源结构,也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还需要全民参与践行低碳生活。

江苏省东台市财政局的虞忠辉认为,要把大气污染治理好,应立足建设美丽中国大局,紧抓生态文明建设。应继续强化对中央建设生态文明部署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应创新完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应严格执法,依法查处。

江西省大余县的赖莉认为,面对长期积累的大气污染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组合拳,政府部门要积极作为,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加强监管;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落实治污主体责任,做到达标排放;全民应广泛参与,并建立和完善长效防控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落实,为建设美丽家园尽责出力。

陕西省体育总会办公室的张莉认为,要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形成“同呼吸共命运”的基本认识,从而强化全民参与意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转变生活方式,自觉践行低碳生活,减少污染排放的不文明行为。

山东省平阴县发改委的张林认为,针对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现象,各地应在现有基础上,建设更加清洁、承载空间更大、运力更强的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现代公共交通体系,引导和吸引居民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湖北省武汉市晒湖中学的王学华认为,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充作肥料,或用机械打压成捆,送到造纸厂作为造纸的原料,为循环经济提供了有益启示。

辽宁省营口市滨河大街的齐岚在来信中提到,许多重污企业虽然购买价值上千万元的烟囱除尘设备,但企业嫌每日的电费和养护费昂贵,往往是执法人员前脚走后脚就停用。有的重污企业宁可交罚金,购进环保局指定品牌的环保过滤设备当摆设也不投入使用。污染问题依然得不到根治,这些问题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家电网蒙东电力检修公司兴安分部的贾振认为,由于对新能源缺乏了解,很多人都处在观望状态。推广新能源应加大宣传力度,政府还要建立新能源使用补贴和奖励的机制,吸引更多的人使用新能源。

湖南理工学院办公室的李志美在来信中建议,应将大气污染治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目标,作为官员升迁和问责的主要依据,使“绿色GDP”真正成为各级官员特别是地方主要领导的施政共识,才有可能促使地方政府抛弃GDP情结,促使他们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谋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