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社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拿》的 “原型”
本报记者 陈莹莹

本期人物:曹梦玲,22岁,江西九江人,南京市鼓楼区奇脉盲人推拿店员工。

“你看过最近播出的电视剧《推拿》么?”曹梦玲说,这部南京作家毕飞宇的作品,讲的就是南京一家盲人按摩店的故事,简直就与她的生活一模一样。

第一次见到曹梦玲,发现她是个长相清秀的小姑娘,个子娇小,嘴角弯弯,眼睛又黑又大。推拿时,小姑娘很会用“巧”劲儿,能很快从客人的反应作出判断、调整按摩的手法。然而,真正被小姑娘吸引,还在她打开了话匣子以后。

与《推拿》里的故事像在哪儿呢?“譬如,两个盲人谈恋爱,会被家长反对;又譬如,我们一般都是店里免费提供食宿,厨师跟谁关系好,就多给谁几块肉。”爽快开朗的小姑娘回答得很干脆。

在小说《推拿》被改编成电视剧之前,曹梦玲就通过软件阅读过有声小说。去年,摄制组的员工曾来店里了解情况,细细地问了每个人的经历,梦玲也讲了自己的故事。

因为先天性青光眼,梦玲从小视力就很弱,虽然四处求医,但视力还是慢慢减弱,最终在17岁那年失明了。2009年开始,18岁的梦玲在武汉开始学推拿,一年后正式上岗。虽然年纪小,但她已经在武汉、上海、南京多个按摩店工作过。

“以前胆子小,不敢跟陌生人说话,干这行必须学会跟客人打交道,性格也慢慢变开朗了。”活泼的梦玲给各地的客人做了总结:武汉人喜欢推拿的时候下手重些;上海的客人严肃些;南京人最好说话。

2012年初,梦玲和几个好朋友拿出自己这几年攒的钱,在湖北黄冈开了一家盲人推拿店。虽然人流量挺大,但终究缺少经营管理经验,半年后,小店关张了,几个好朋友还是回到老地方打工。

“我属于说干就干的性格,我不想打一辈子工。”说这话的梦玲,满脸的倔强。现在,每做一次一小时的推拿,作为技师的梦玲可以拿到20元上下的提成,只要肯下苦功干,就能多挣钱。

对于爱情,小姑娘也有自己美好的憧憬。因为长得好看,喜欢梦玲的男孩子不少。“干我们这行的生活作息不规律,找个同行能够互相理解。我和家里人想得一样,也希望找一个视力稍好些、能看见的,生活上能方便些。”曹梦玲笑了,她说,总有人夸她坚强。虽然第一次投资开店赔了钱,可梦玲还是花了3000多元买了一个苹果手机,打开了其中的读屏功能,用得可顺手了。

22岁,美好的年纪,心灵手巧的曹梦玲打开自己的心灵,也打开了和顾客、和这个世界交流的窗户。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