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调查研究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转型升级
——对广西河池市产业转型的调查
本报记者 童政 周骁骏
图①: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河池龙滩水电站。
图②:贫困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已得到极大改善,群众开始过上好日子。
图③:河池市桑蚕产量居全国首位。图为蚕丝加工车间一角。

(资料图片)

石山连绵,道路蜿蜒,神奇雄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逐一展现在眼前。此时,记者已经进入了广西河池市。

河池,中国的有色金属之乡。目前,已经探明的有色金属储量有750万吨左右,价值在5000亿元左右。其中,铟储量名列世界第一,也是中国的“锡都”。

大自然赐予的宝藏,曾为河池带来发展生机,造福一方百姓,也曾给河池带来过刻骨的“伤痛”。2001年的“7·17”南丹矿难,81名矿工遇难,举世震惊。2012年初的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则让下游群众在不安中度过了一个春节。直至今日,河池人在谈起这两起事件时,内心仍十分感慨。

如今,距离南丹矿难已12年,距离龙江河镉污染事件也将近2年。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发生后,河池市提出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河池采访期间,记者既感受到了河池“断腕”的勇气,也看到了转型升级的曲折艰难。

有色产业 “断腕”之痛

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网箱养鱼出现少量死鱼现象被网络曝光,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正值农历龙年春节,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给河池的有色金属产业带来了致命一击。河池市对全市154家重金属企业进行停产排查,最终依法关闭了其中96家。而通过环境验收已获准恢复生产的50家涉重企业中,直到目前仍有10多家企业未恢复正常生产。污染事件中的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法律追究。

有色金属产业占河池整个工业的三分之一强。行业停产整顿让河池市各项经济指标大幅下滑,自治区政府在当年没有把河池经济发展指标列入考核。

污染事件发生后,河池市积极发展其他产业自救。但由于有色金属产业的比重太大,没有其他产业能在短期内取代其地位。直到今日,河池市经济发展的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今年1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完成278.56亿元和104.46亿元,增长16.85%和9.2%,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镉污染事件不但打击了河池的经济,还影响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河池属于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全市11个县(市、区)都是贫困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7个、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2个。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2011年全市有162.07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46%。经过2011年、2012年两年的扶贫攻坚,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目前全市有农村贫困人口140.53万人。在贫困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发展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在经历“釜底抽薪”式的有色金属行业整顿后,河池的未来和希望之路又在哪里?

“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后,我们深刻吸取教训,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统一思想,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坚决打一场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河池市委书记黄世勇说。

转型“求生”曙光初现

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聚集区被认为是河池有色金属产业转型的代表。目前,这里已进驻南方有色、吉朗铟业、堂汉锌铟等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十二五”时期末,预计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200亿元、工业增加值50亿元、税收5亿元以上。园区内的企业工艺比较先进,环保水平也较高,因此,这里也是广西循环经济的试点园区。

河池市发改委副主任覃忠雄说,龙江河污染事件后,河池关闭了96家规模、工艺和环境等不达标冶炼企业,淘汰了落后产能;优化矿产资源配置,推动行业兼并重组,使资源逐渐向强优企业集中;加大了对有色金属产业的整合力度,调整产业布局,推动16家企业向园区集中;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精深加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保障能力。目前,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南方有色集团为代表的优势企业,正引领河池有色产业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此外,河池在污染治理上也正积极探索。市环保局局长梁文锋说,经过半年努力,河池市建立了“四位一体”的防治体系,即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体系、产业优化升级体系、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体系、风险管理与生态修复体系。2012年以来,市环保局对涉重金属企业进行了3次约谈,与企业负责人签订了环境安全责任状。

河池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全市重点企业重金属废水排放达标率90.9%。今年上半年,重金属废气国控企业废气污染源达标率100%、废气无组织排放达标率100%。2012年底,环保部解除了河池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限批。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河池市还制定了有色金属产业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河池有色金属企业整合形成3至5家年产值超百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深加工产值比重提升至40%,有色金属工业产值达1000亿元;到2015年,产值能耗、废水循环利用、废渣综合利用等主要循环经济指标全部符合各行业的准入条件要求,铅锌冶炼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废水循环利用率等部分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15年,重点防控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15%,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0%,实现河池市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状况显著好转;到2020年,重点防控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下降60%,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面实现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式推进转型升级,这一幕发生在河池这个贫困地区,多少有些悲壮色彩。其实,河池有色金属产业转型之路并非从龙江河污染事件后才开始。

2001年南丹矿难发生后,河池市加大了矿山治理和整合力度,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冶炼和深加工环节,加大了对矿渣的综合利用力度,曾开创了“矿少挖一半,产值增加一倍”的好局面。然而,现实并没有给河池原定的转型计划留下太多时间。

龙江河污染事件打断了河池的产业转型节奏,对河池这个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返贫率高、产业体质差、规模小、效益低的城市而言,加速转型充满挑战。

在河池这样一个既不沿边又不沿海的山区城市,没有区位上的竞争优势,产业发展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对资源的依赖。河池要想跨越矿山开采及冶炼环节去搞精深加工,并非短期能实现。此外,贫困地区人才、资金及技术的瓶颈,也在制约产业升级。

另一个思路是搞替代产业。据河池市工信委副主任欧成芳介绍,目前,河池市依托山区资源大力发展酒业、饮用水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势头良好。然而,这些产业目前所占比重仍然较小,短期内也无法取代有色金属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

最困难的莫过于实现产业转型与扶贫攻坚的同步推进。当前,一个旨在统筹解决这些问题的“五大工程”正在河池推进。

“我们提出实施产业增量提质工程、民生保障提升工程、开发扶贫攻坚工程、城乡新貌新风工程和执行力提升工程,把实施这‘五大工程’作为破解河池发展瓶颈的重点工作,集中力量主攻。”河池市长何辛幸说。

“五大工程”已经实施一年半,记者感受到了这个贫困山区城市的改变。

有一次,市委书记黄世勇到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乡暗访,发现该乡3名干部上班时间均处于半醉状态,而且对本乡基本情况和各项工作很不熟悉。之后,这3名干部因平时履职缺位被免去领导职务。

在推进“五大工程”的过程中,一批违规乱为和占位不为的党员干部被约谈提醒、诫勉谈话、责任处理,干部作风焕然一新。在河池,“五大工程”的各项目标分解到每个单位甚至每个人头上,每项工作进度都要按时上报。这让各级干部都感觉到了一种紧迫感与使命感。

河池市发改委提出,“一般审批不过夜,重大审批不出周”。通过奋力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全市实现了投资平稳增长,增幅不断扩大。今年1至3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3.8亿元,增长42.2%,增速排广西首位。1至10月,全市旅游总收入98.38亿元,同比增长28.53%,旅游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投资的快速增长,新产业的迅速发展,表明河池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重现,产业转型取得了初步成果。历经艰难曲折,河池正涅槃重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