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江津区优化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以“组团式发展”的思路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提升中心城区品质——
重庆江津加速产城融合
□ 本报记者 吴陆牧 冉瑞成

在重庆市江津区,“产城融合”是个热门话题,这既是加快对接、融入重庆主城区的重要举措,也是多年快速发展之后的必然抉择。

作为重庆老工业基地,江津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处重庆西南长江之滨,北接重庆主城、南连贵州遵义、西接四川泸州,是渝川黔三省市连接的纽带。经过近年来实施的“工业强区”战略,江津工业发展迅猛,连续11年进入重庆市工业十强区县,今年前三季度的工业企业利润更是实现了94%的增幅。然而,江津并不甘心只有“工业”这张名片。今年9月,结合重庆五大功能区划分以及自身优势,江津区提出了建设“产城融合滨江品质之城”的新目标。

“产城融合发展,江津是有优势的。”江津区发改委副主任叶文雄说,江津已经培育形成了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工业五大产业集群,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同时在交通区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实现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江津区一方面进行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另一方面,以“组团式发展”的思路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中心城区的品质。

江津区提出“工业为要,工业、农业、商贸物流、旅游和金融五业互动”的产业发展思路,并将扩大工业增量,优化工业存量,提高技术含量作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江津区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刁伟说,江津着力通过做好“产业增量”和“企业增量”两篇文章来扩大工业增量。

记者了解到,江津拥有双福新区、德感工业园、珞璜工业园和白沙工业园4个园区,每个园区都有自己明确的产业定位和规划布局,已成为江津经济这一轮增长中工业布局和产业调整的重要棋子。以德感工业园为例,该园区已成功引进食品加工企业20多家,形成了以动植物油脂、休闲食品、冷链食品、食用糖浆、动物饲料、原料及产成品中转仓储等为主的全产业链。预计到2016年,可精炼加工处理油脂100万吨,实现产值200亿元。

江津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将“亩产效益”这一标准定为入区门槛之一,明确提出新引进的工业项目必须达到一定的投入产出效益,具体到每亩土地要投资330万元以上,产出产值660万元以上,产生税收15万元以上。准入门槛提高,大企业纷至沓来。今年10月,北汽集团的西南汽车生产基地落户江津。至此,江津已有包括瑞士ABB、丰益国际、中冶科工在内的12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江津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36家,比去年同期增长21家,五大产业242家规模企业实现产值636.2亿元。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江津区还“组团式”推进城市建设,加大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今年6月,江津鼎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不仅大大缩短了江津与重庆主城区的时空距离,更让江津区长江两岸的几江半岛、双福新区、滨江新城等城市组团联系在一起,使得江津“一江两岸”的城市布局得以呈现。

滨江新城是江津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主阵地。“滨江新城地处几江老城、双福新区、德感片区等几个城市组团之间,周边环绕着德感工业园、双福工业园、西彭工业园等3个工业园区。”滨江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滨江新城目前正着力推进行政中心、公安指挥中心、市民广场等一批项目的主体工程,并加快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城市配套服务,形成产城互动。在2016年实现建成区12平方公里、10万人口目标,建成江津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与综合商务区和滨江宜居区。

江津区正着力加快城市组团间快速通道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心城区连线连片同城发展。根据规划,到2016年,江津区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将达到65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将达2000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