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贵阳经开区试行“资产证券化”
记者吴秉泽、通讯员冯俊茹

本报讯 记者吴秉泽、通讯员冯俊茹报道: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日前在贵州省率先启动了总金额6亿元、为期5年的资产证券化项目。

据了解,此次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础设施不仅为园区开发提供保障,还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我们有信心到2015年把经开区打造成千亿元级的产业园。”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张宇告诉记者。

经过多年发展,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经聚集了一批技术先进、市场前景看好的企业和项目,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资金缺乏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缺资金制约了企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银行融资限制多,企业能拿出的抵押物品少,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此,贵州朝晖天力柴油机成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愚深有体会。据李愚介绍,公司目前已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国内首张双燃料发动机批准通知书,但缺乏资金使其“捧着金饭碗要饭吃”。

“要在2015年发展成为千亿元级的产业园区,融资是必须迈过去的坎儿。”张宇告诉记者,必须在融资方式上创新。

今年5月,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谋划资产证券化,10月下旬正式启动了总金额6亿元的资产证券化项目。

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授权有关公司,将开发区的相关固定资产打包,形成特定的资产池,再以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从而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证券。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企业获得急需的资金,也使得闲置资金得以利用,获得较高回报。

与传统融资渠道相比,资产证券化不仅成本低,而且资金使用效率更高。“我们第一期6亿元的项目,综合成本在8%左右,而银行贷款目前最低也要9%,一年的利息就能省600万元。”贵合投资公司财务总监杨宁介绍说。

据了解,一期总金额6亿元、为期5年的资产证券化项目,5年后将获得10%的项目利润。如果进展顺利,最快3年便可完成,后两年则可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条件下吸收更多资本,促进发展。

据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介绍,如果一期项目实施效果明显,资产证券化二期项目的融资总额预计将达到40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