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港澳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湾——职涯变迁 “主夫”激增

台湾统计主管部门公布的最新性别统计显示,2012年台湾男性因料理家务而未就业人数首次冲上3万人大关,创历年新高。分析认为,经济景气状况、教育、薪资和育婴假是促成此波“主夫潮”的主因。

统计显示,育婴留职停薪申请普及有助“主夫”人数增长。自从2009年台湾劳工可领取投保薪资六成的育婴津贴后,两性申请件数均持续成长,其中男性去年申请了9407件,较2009年增长89%。

面对此趋势,台湾统计主管部门解读,“主夫”增加一方面反映了薪资提升,另一方面说明两性职涯差异逐渐消除,对社会来说是正面信号,且预期此趋势将持续。

台湾大学国研所副教授辛炳隆对此也持正面态度。他认为,通常经济条件较优渥的家庭,男性就更可能自愿放弃就业,在家操持家务。这种情况也有助释放出职缺给更需要的人,家中孩童有家人长时间陪伴,对身心发展也有助益。

和十年前相比,“家庭主夫”增长近三倍,且增速有加快趋势。据统计,从2003年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五年间只增加4000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到去年的这五年间,却激增1.2万人。台湾统计主管部门分析,“主夫”激增和景气有关,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以男性为主的制造业冲击较深,对劳动市场的性别结构产生相当程度的撼动。

除了景气造成的隐性失业,台湾统计主管部门分析,两性在教育和薪资方面差异减少,也是造成家庭“主夫”增加的原因。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女性高等教育的净在学率达74.1%,高出男性8.1个百分点,为女性取得更佳的劳动市场条件和薪资奠定基础。在薪资方面,台湾女性平均薪资去年虽只有男性的81%,但比率逐年稳定上升,使得“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分工增加了经济优势。

(台湾《经济日报》11月24日刊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