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1日举行的2013年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热议城镇化最优路径——
既要依靠市场 也要作好规划
本报记者 林火灿 李春霞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面临哪些新的趋势?如何把握城镇化发展中的机遇?政府和企业在城镇化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在21日举行的2013年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上,来自中欧的官员和专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绿色城镇化成趋势

据统计,到2050年,全球总人口的70%将生活在城镇,世界城镇人口将达到50亿人次。未来城镇化建设应走何种路径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棘手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论坛上说,绿色规划是城镇化的先决平台,要推广组团式城市分布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应占到城市建筑的60%以上才可显著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绿色产业模式,使用绿色可循环的材料,使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达到20%以上。

绿色出行是绿色规划的重要内容,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表示,中国未来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居民绿色出行,具体措施包括调控私人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完善小汽车与公共汽车的换乘体系,并综合考虑交通运行成本与社会成本,建立差别化的公交票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认为,城镇化要提升交通、环境、公共环境的精细化水平,通过信息技术确保所有人享受智慧城市的成果。

文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与城市发展共荣共生,人文遗产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探讨的是,未来的城市文化是简单的博物馆文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欧中论坛主席皮埃尔认为,文化在城市的传承方式中是一个动态的反映,需要传承给下一代。因此,城市的文化遗产应被当做财富保护起来。“新近建设的城市完全能与已经存在的古老城市相融合,古老的东西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东西,文化财富的增值也是我们的基本责任所在。”皮埃尔说。

应该善用市场资源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哈博恩介绍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欧洲在城镇化发展中遇到了道路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但企业在解决这些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的商业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城镇化也应该善用市场资源。

“企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维护者,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更多地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让企业成为主体,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法国对外贸易部特别代表帕帕拉多说。

“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只是靠政府来推动显然是行不通的。”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说,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与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密不可分,特别是随着以市场化为基础的投融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在基础设施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刘晓光建议,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参与城市发展和建设,使城镇化发展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胡怀邦认为,中国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新增投资,而地方政府的财力水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积极创新模式,搭建市场化的融资平台,推动多元化融资机制的形成,帮助地方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城镇建设领域。

政府要做好管理创新

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欧盟地区委员会主席瓦尔卡塞尔指出,欧洲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城镇化中必须使官员与民众之间站得更近,认真倾听民众的声音,才能使城镇化更有序推进。

丹麦住房城乡事务大臣汉森说,在城镇化中,每个国家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涌向城市,政府应该做好制度规划,使每个群体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与此同时,要推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为城市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在城镇化中,政府关键要做好城市建设的管理创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着力解决好目前暴露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按照自愿、有序、因地制宜的原则,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工落户安居等问题;要集约节约用地,注重盘活已有的城镇化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要加快金融体制创新,完善地方财税体系,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允许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控制特大城市开发,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协调发展,避免“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要正确区分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政府与市民的分工、中央与地方的分工,特别重视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