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第十五届高交会特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创业”的宽阔大舞台
本报记者 杨阳腾
在第十五届高交会1号展馆,准备落户深圳市龙岗区的联思普瑞(武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向参展嘉宾展示公司最新科研成果pcDuino软硬件结合平台。
文阳洋摄

11月16日上午,一只小小的激光笔轻轻一按,一束绿色激光射向主席台中央一块看似普通的玻璃上红色启动按钮,刹那间,音乐响起,玻璃上播放出炫彩夺目的3D全息视频,第十五届高交会以这一新颖又扣人心弦的高科技姿态拉开帷幕。

这块看似普通,实则内含乾坤的全息透明屏是一家不到10人的深圳本土企业生产的。如果说深圳是中国最具包容性的城市之一的话,那么高交会或许也是中国最富包容力的展会之一。在高交会的大舞台上,“创新”与“创业”相互作用,成就了其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这里不论是个人还是小微企业,只要有创新产品,都可前来找寻创业、发展的机遇。

创新的活力在哪里?走进9号馆重庆大学展厅,一块不起眼的展板上联系单位竟是“重庆市南川区第一中学校”。经询问之后,该校老师刘安成说,展板上介绍的摩托刹车踢安装盘是一名叫周小娟的高一学生完成的一个新产品,并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此安装盘设计原理来源于简单杠杆原理,解决了目前摩托车刹车踢安装更换无专用工具,而一般工具既耗时耗力又易损坏刹车踢或伤手的恼人问题,现已在数家摩托车维修店试用,反馈效果良好。刘安成指出,他们学校是本届高交会中惟一一所以中学名义参展的。高交会为学生搭建了从书本知识走向实践应用的桥梁。

创业的动力在哪里?刘壮华,来自于吉林长春的一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在本届高交会期间,带来了她自主研发的一种治疗息肉的药物制剂。刘壮华告诉记者,她是以个人名义前来参展的。她带来的药剂是历经20多年研究试验的成果,产品终止了激光手术治疗息肉疾病的历史,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刘壮华介绍道,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虽有专利技术,但苦于无门生产。她曾经试图参加其他展会,但都因只以个人名义参展而被拒之门外。高交会则以开放的姿态,为她打开了一扇由技术通往市场的创业大门。仅参展的头两天她就已收获药厂、投资商等合作意向,有望于展会后进一步商洽。

历年来,高交会都以包容的心态将服务对象平等地面向社会各界每一位有着创新产品的人。

深圳市创新安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大海这样告诉记者,他们作为一个自掏腰包进行生产研发的小微企业,因其创新产品有价值,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注意,并获得了一些帮扶,这次参展还为其免除参展费用,让他们的产品能够通过高交会的平台走向国内市场。

在深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老牌大企业,深圳现有的大企业都是从小微企业一步步走来的。在本届高交会期间,深圳市借助政府的帮扶作用,将深圳湾创业投资大厦、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区、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等一批产业园区项目推向市场,以不断完善深圳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为个人乃至企业在深圳创业发展度身定制创业的钥匙。

在深圳,有许多的年轻创业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高交会更给这些年轻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大舞台,从创立自今,一批如腾讯、朗科、大族激光、科大讯飞、三诺、金蝶、雅图、本斯等当年的小企业已成为各行业的领军巨头。

特写

小展厅演绎生物产业“大戏”

走进第十五届高交会1号展馆,面积仅为108平方米的大鹏新区展厅立在一个不甚起眼的角落,一块块附有中、英文的展板竖立在展厅中。经过此地的人们总会被一个大型绿色模型吸引,这便是坐落在新区未来的深圳国际生物谷核心区的规划模型。

在本届高交会上,新区携手华大基因、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宝资源科技园等多家创新企业及园区参展,涵盖生物、海洋、文化创意等领域。

新区经济服务局科技创新与信息化科科长伍立贤告诉记者,大鹏新区此次参加高交会主打生物产业的招商引资,重点展示新区坝光国际生物谷建设远景。目前,从全球来看,建设生物产业集聚区正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在深圳,有着以华大基因为首的一批在生物领域的领先企业。其中,基因科学在测序与应用领域已具备以大科学、大数据、大平台等新型研究方式加快发展,形成生物产业爆发增长的先行条件。

伍立贤指着规划模型解释,新区将通过建设立足于坝光的深圳国际生物谷,打造成为一个产、学、研、居四方面相融合的高端科学小镇,这将对生物科技产业的集聚、融合与释放,带动生物产业在深圳形成生物科技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国家基因库现已在新区开始投建,这是在深圳布局规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全世界第四个基因库。基因将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平台,谋求中国在基因信息数据和生物样本采集、储存盒管理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方面的话语权

记者看到,来自保加利亚的艾墨仔细阅读了进驻大鹏的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展板上的英文介绍,并向工作人员询问相关情况,他说:“我从事高新农业领域,看到展厅内的介绍后很有兴趣,希望合作。” 文/本报记者 殷 楠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