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环球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国媒体高度评价中国全面深化改革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发出了继续全面推进改革的信号,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关注和反响。各国媒体纷纷大篇幅报道和解读三中全会公报,对相关改革的决定作出积极评价。

俄罗斯媒体对中国未来推动全面改革表达了高度关注。俄通社塔斯社在三中全会结束后即作了全面报道。报道援引会议文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今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核心问题,其目的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俄《报纸》报刊文指出,此次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将推动大规模经济转型,中国经济将开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

美国主流媒体认为,中国未来10年的改革蓝图,将会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三中全会公报由过去一直强调市场“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的提法,这样的措辞可能说明,中国决策层有意加快改革,放松对国家自然资源的严格控制。

新加坡最大的华文报纸《联合早报》对会议作了大篇幅报道,并高度赞扬中共高层的改革决心。《联合早报》认为,唯有彻底推进市场化改革,才能有效地解决国有资本垄断、民营经济发展以及城乡二元化等盘根错节的问题。三中全会公报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提升为“决定性作用”,说明希望借助市场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加公平竞争的平台和环境,同时进一步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真正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欧洲媒体认为,全会公报虽没有直接提及给予农民土地转让权,但却明确提出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这表明,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土地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允许农民通过抵押、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多地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瑞士洛桑大学跨学科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安东尼·科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三中全会明确宣示了中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为世界所瞩目。他认为,尽管全会推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重大政策主张,但同时也保持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整体性、协同性和连续性。

法国三大主流媒体《费加罗报》、《回声报》和《世界报》纷纷在主要版面报道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为法国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回声报》在其国际新闻的头版上以近整版的篇幅配图报道并解读了三中全会内容和公报。综合来看,法国主流媒体聚焦三中全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总体目标,特别是会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提法。而《回声报》则直接以“中国承诺将市场作为经济核心问题”为标题,同时以“具有决定性意义”评价此次会议,解读认为,在全会公报中提及改革一词超过50次,并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表明中国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

保加利亚媒体分别以《中国开出史无前例的经济改革订单》等为题广泛报道全会公报内容,并配以述评和大幅照片。保加利亚《资本报》认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开启经济改革进程。如今,几乎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因为此届中央全会将绘制今后10年的改革蓝图,确保已长达30年高速发展的经济继续稳定增长。

保加利亚《日志报》的评论指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了今后10年的基本路线,经济改革占据中心位置。从推出的总框架来看,中国将采取具体措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日本《朝日新闻》发表文章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化”定位于新的高度,公报称“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比以前的“基础作用”大大进了一步。日本《读卖新闻》解读全会报告中称,中国已经决心实施彻底的市场化改革,给企业更多的自由,并逐渐取消限制,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样要面临竞争的压力。日本《产经新闻》认为,中国显然是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改革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日本各家媒体尤其关注中国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评价中国将从“全面”和“深化”两个层面推进改革。

文/本报驻外记者 张 伟 陶 杰 严恒元 陈 建 廖伟径 胡博峰 张春荣 闫海防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