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互联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共建共享创造美好生态环境
亦不凡

在2013年第十一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上,记者听专家讲了这样一件事。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后,江苏省委省政府召集15家相关部门在太湖边上召开现场会。“太湖地区有多少家企业?有多少排污口?”这个看起来并不难的题目却问倒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甚至分管的环保、发改委、基建委、海洋渔业、水利等相关部门掌握的数据都各不相同。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没有准确实时的环境监测数据,太湖水污染治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当年围绕太湖水环境,江苏省各相关行业“亡羊补牢”,迅速建立起的一个个空间信息系统,却因系统开发各自为政、业务数据自成体系,技术标准不统一,致使数据大都无法集成共享。一个个“信息孤岛”还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江苏环保部门的描述是,106台信息化设备和36个系统被分布在7个“不统一”的机房里,整合不到一起的系统数据,曾一度成为太湖之殇,江苏之痛。

在空间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地理信息已在现代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广泛应用。正是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强,才可以让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实现共建共享,从而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什么是共建共享?简单地说就是共同建设开发,共同分享成果,实现互惠互利。“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共建共享的结果就是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减少在数字化资源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减少人力方面的投入等。

可以看到,痛定思痛的江苏环保正是看到了共建共享未来的发展,以创新思维创出一个共建共享的环境监控新模式,为其他行业的共建共享开辟了一条可借鉴之路。目前,融合了“3S+4D+5维思想”集成的8大子系统的江苏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共用“一个平台、一张网、一张图、一个数据中心、一个移动平台、一个展示大厅、一套信息服务应用体系”,其集成了54个应用,可感知25.5万要素节点,每天平台上集纳数据超过300万条,改变了过去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也让民众享有了知情权和监督权。在“江苏环保”公共平台网站,不仅可以看到实时的空气环境质量,打开生态环境监控质数曝光台,还可以看到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笔者注意到,由于政府部门的支持,江苏的共建共享推进非常迅速。用IT技术人员的话说,共享数据技术不是问题,最大的瓶颈在于各部门能否有诚意,拿出自己的数据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建共享智慧环保必将成为科学决策的好帮手,共建美好生态环境的好助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