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公司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东——
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仍薄弱
本报记者 陈建辉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东长期从事企业创新研究,近日在完成《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2012》的研究后,参照全球坐标,对我国企业的创新有话要说。

刘东说,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提升,涌现出一批依靠技术创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在创新投入方面,我国企业R&D经费支出持续较快增长,从2000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579.3亿元,占全国R&D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达到75.7%。二是在创新产出方面,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连续10年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1年底,国内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占国内总量的52.8%。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PCT申请量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06年的世界第八位,提升到2011年的第四位。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刘东坦言,我国企业R&D投入强度整体偏低。2011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只有0.93%,而发达国家企业一般在2%-4%。《2011年博斯全球创新1000强》报告显示,全球创新企业1000强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是3.43%,而我国入围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13%。

刘东认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足也是重要差距。据统计,国内有效专利中创造水平及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仅占15.3%,而国外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占到79.1%。这说明国内创新活动仍主要徘徊在外围技术领域,缺少核心关键技术上的突破。

“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情况也反映出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许多不足。”刘东补充说,一是我国CPT申请比例相对较小。2011年我国PCT申请量占世界总量的9%,而美国为26.7%,日本为21.4%。二是我国优势企业数量明显不足。在PCT全球百强申请企业中,日本有34家,美国有22家,德国有16家,我国仅有4家。三是优势企业涉及产业比较单一。PCT全球百强申请企业中,日本的34家企业涉及电子、汽车、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美国的22家企业同样涉及通信、化工、军工、快速消费品等多个领域,我国4家企业都来自数字通信领域。

在谈及这些差距给我国产业带来的影响时,刘东分析,创新能力薄弱仍然是制约我国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使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大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我国企业唯有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