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调查研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城区民生难题如何解
——对济南市历下区创新方式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调查
本报记者 张 忱 管 斌
近日,游客乘坐游船在大明湖游览。
趁着天气晴朗,不少游客和市民来到大明湖乘坐游船,享受美好的秋日时光。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摄
历下交警大队的康睿正在演示交通微循环示意图二维码的用法。
本报记者 张 忱摄
泉水人家

编者按 老城区房屋老旧,道路狭窄,人口密度大,配套设施有限,如何通过社区改造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在改造老城区时留下文脉?这是困扰着不少地方的难题。

济南历下区是老城区,近两年来,该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加大投入,确定民生投入增速不低于经济发展增速、每年集中财力为群众办一批实事的目标。去年以来,先后实施了“10236”(投入6亿元办好10大类23项民生实事)和“124910”(投入10亿元为群众办好12大类49项民生实事)惠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记者到这里调研,探寻老城区如何创新方式保民生。

微循环改造——

破解停车难与行车难

在历下区千佛山街道司里街社区,记者看到时下流行的“二维码”占据了小区中的显要位置。不过,这些二维码可不是广告,而是交通微循环示意图。

历下区拥有不少老旧的开放式小区。这类开放式小区没有物业进行管理,配建的停车位也很少。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居民“停车难”、“行车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其实不仅是历下区,在全国很多城市的老旧小区,都存在这一问题。由于很多开放式小区缺少对停车位的规划,私家车主们过去停车只能“见缝插针”。济南市交警支队历下大队大队长郭际春说,这样停车,邻里间很难相安无事,要么停不下,要么开不走,由停车行车造成的邻里矛盾时有发生。另外,开放式小区内道路大多比较狭窄,再加上没有规定行车方向,经常拥堵。

为了解决“停车难”和“行车难”,历下区在过去几年对开放式居民小区实施交通微循环改造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投入1850万元,完成所有开放式居民小区微循环改造提升。在司里街社区,记者看到,这里的道路虽然不宽,但所有汽车都停放在道路一侧统一划出的停车位里,路上也印有明确的行车路线标识,社区内并未发生拥堵。同样因“微循环”而受益的还有佛山苑社区。该社区地处商业中心地段,人流、物流量大,每到节假日,来附近购物的人非常多,道路拥堵严重。康睿说,这几百米的路,过去经常要堵个半小时。

该社区居民郑璐说,实行“微循环”后,重新规划了车位,附近的道路设置了单行线,虽然与以前相比出行要绕一点路,但走起来一点儿也不耽误事。同样因“绕路”受益的还有小区里的商家。康睿说,实施微循环改造之初,该社区内的银座商城曾一度提出反对,理由是改造后顾客需要绕路才能进入商城,这将影响商城的人流。“为了打消商城的顾虑,我们专门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商城每天停车数量大约有2000辆,实现小区道路微循环后,每天的停车量达到2200辆,车流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示意图二维码是历下区微循环改造的最新举措。用手机对着这些二维码一扫,交通微循环示意图就能进入手机,小区内所有的停车泊位、通行方式、楼宇楼号、重要单位等一目了然。康睿说,目前,历下区已完成了对18个开放式小区的交通微循环改造,今年将对所有开放式居民小区微循环改造。他说,“实施社区微循环改造后,我们将微循环示意图张贴在了社区内的显眼位置。但示意图的信息量比较大,一时很难记清。通过二维码这个工具,市民就可以将示意图随身携带,随时查找小区内的停车位、楼宇标号等信息。”

郭际春说,通过“微循环”,不仅使小区、社区内的交通更顺畅,还缓解了其他路段的拥堵。现在主干线的交通压力很大,由于路况不清,背街小巷的道路资源利用率却不高。有了“微循环”后,司机可以凭借交通标识和示意图在背街小巷间行车,等于在拥堵的干线之间打通若干小路和捷径。这样,道路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路网中的汽车流量也能相对均衡,主干道的行车压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修旧如旧——

文化老街更宜居

“石榴花红映清泉闲赏珍珠一片,香椿凌云望湖舟静观齐烟九点”。66岁的窦庆德用一副楹联写出了自家小院和曲水亭街的新变化。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不是这般模样。

窦庆德老人是曲水亭街上的老住户。今年初,他重新回到闲置已久的自家小院。由于年久失修,这里已是门窗倾欹、杂草丛生,院中的一处无名泉更是尘封已久,唯有石榴和香椿还郁郁葱葱。

老院落的这般境遇在曲水亭街并非个案。曲水亭街是泉城济南一条文化特色老街,它北靠大明湖、西邻济南府学文庙,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沿街流过。现在的曲水亭街仍保留着《老残游记》中“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风貌。

近年来,保持了古风古貌的曲水亭街难与快速发展的时代完全同步。不少年富力强的住户陆续搬到其他地方,如今留守的多以无力修缮房屋的中老年人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老院祖屋逐渐有了岁月的痕迹,很多院中的泉水也随之湮没无闻。

窦庆德想重修小院,可这要耗费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踌躇之际,传来了好消息:历下区政府今年在曲水亭街修复30处古泉池,他家的无名泉也位列其中。记者来到窦家小院时,这里已整饬一新,从地上的青砖到屋顶的红瓦、从传统式样的门窗到绿荫下的泉池,无不透露出泉城古巷的独有韵味。窦庆德说,自从政府出资帮他修好泉池和院落后,他就一直住在这里“接地气”。“现在这里鸟语花香,随时能喝到自家的泉水,再让我回到楼房去住,我都受不了了。”

济南自古就有“泉城”美誉,地处济南老城区的历下区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共有泉水114处。2013年,为弘扬泉水文化,打造泉水人家,历下区投入1000万元进行名泉保护。这1000万元中,有720万元用于整治30处泉池。此外,历下区还投资110万元,对王府池子等名泉进行清淤;投资60万元,在曲水亭街、后宰门街、西更道街和王府池子街,60家沿街住户门前安装名人书写篆刻的楹联60幅,在泉水文化广场打造新72名泉楹联石刻碑,打造楹联一条街。

修缮后,泉水人家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家家泉水”也成为历下区和济南市的新景观。走在曲水亭街,不时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在小巷中流连,循着墙上的指示牌寻找“私家”泉水的踪影。每至一泉,他们都会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累了,他们就在院中的石凳上小憩,渴了,就品尝一下泉水的甘甜与清冽,感受传统泉城人家的生活状态。在周围都市的繁华之中,这无疑是一份难得的安静与闲适。

视频监控——

开放小区封闭管理

开放式小区不仅没有物业,还没有围墙,没有保安。小区内的治安让人头疼。

东关派出所副所长季建给记者讲了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一起案件。长盛北区是历下区的一个开放小区。一天晚上,小区内一栋居民楼下的3辆摩托车同时被盗。季建说,“现在人流动性很大,像这样的盗窃案很难通过走访摸排的方式直接找到嫌疑人,必须借助监控的帮助。通过视频我们发现,嫌疑人在盗窃得手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骑着摩托车在小区里来回转了几圈,反复寻找没有监控的出口,但始终没有找到,只能硬着头皮逃窜。我们根据视频提供的嫌疑人逃跑路线,锁定了嫌疑人的落脚区域,并综合应用其他技术手段,顺藤摸瓜,抓获了一个5人盗窃团伙,破了40多起摩托车盗窃案”。

有了视频监控探头当“看门人”,就能对开放式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近两年来,历下区在开放式小区新建视频监控探头1400余个,基本实现对小区出入口、主要通道、停车场、公共区域和单元门的全覆盖。值守民警利用多侦联动平台的视频检索功能,及时发现可疑人员或车辆,开展针对性防控。历下公安分局副局长韩少鹏说,下一步,“视频一网控”平台还会同时兼顾城管、水务、防汛功能,比如说,夏季雨水多的时候,就可以实时观测低洼地带,一旦发生比较严重的积水,马上就可以采取应急措施。

不仅在开放式小区,在商业繁华地段、案件高发区域、背街小巷等区域,视频监控也能起到让“好人有安全感、坏人有震慑感”的作用。韩少鹏认为,在开放式小区、背街小巷等社会管理的重点区域,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管起来。

今年,历下区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了网格化、闭环式视频防控圈,并以此为基础精心打造实用型“视频一网控”平台。全区共新建治安卡口179个,公共场所监控点1万余个,学校幼儿园监控点2631个,居民小区监控点4966个,全区各类监控探头总数达到6万个,形成了对零发案区域、开放式小区、商业繁华地段、案件高发区域、背街小巷等七类区域的严密控制。

在历下区东关大街派出所内,记者看到,视频监控区域的场景在大屏幕上可以一览无余。发现可疑情况,值班民警可以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据介绍,今年以来,“视频一网控”平台为侦破案件提供视频线索326条,为固定证据提供视频资料219条。警方利用视频研判先后破获各类案件227起,去年全区发案率下降22%,破案率进一步提高。

大病救助——

关键时刻帮一把

即使有医疗保险,不少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在遭遇大病时往往还是无力应对。

今年1月,42岁的历下区居民韩斌突发尿毒症,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他的病情十分危重,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屋漏偏逢连阴雨,韩斌的爱人2004年患上鼻咽癌,他们家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再加上打零工的韩斌没有医保,高额的治疗费用很快就耗尽了他们的积蓄。住院2天后,韩斌只能靠父母和其他亲戚的接济维持治疗。又过了十几天,韩斌无奈中选择了放弃治疗。他说,“当初真是走投无路了,我想保命,但没钱去保”。出院后,韩斌的父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社区居委会求助。

仅仅三四天后,韩斌得到了居委会为他申请的2000元紧急救助款。他说,有了这笔钱,他就能重回医院进行治疗了。之后,居委会和街道办以最快的速度为他重新办理了医疗保险,并为他申请大病救助金。至今,韩斌已拿到了3万元大病救助金。

韩斌说,“大病救助金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这笔钱不仅能帮我治病,而且让我知道自己有救了,心里踏实了。得病是不幸的,但不幸中的万幸,是我赶上了好政策。这个政策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对政府充满感激”。

为了解决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因病返贫、因病更贫的问题,历下区在山东省率先设立3000万元大病救助基金,实现低保家庭大病治疗费用全部由医保和政府承担,低保边缘家庭医保之外的90%由政府承担。为他们发放一定数额的医疗救助卡,解决日常看病拿药费用。这项工作自今年初实施以来,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历下区还将低保边缘家庭的界定标准,由原先按低保标准上浮25%(人均月收入600元以下)提高到70%(人均月收入816元以下即为低保边缘),并进一步扩大救助病种。同时,将低保和低保边缘居民医疗救助卡救助标准分别由每年200元和100元提高到1000元和800元,保障困难群体日常就医费用。

明年,历下区还计划将大病救助预算资金提高到5000万元,上不封顶,彻底解决困难群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

大病有保障,监控保安全,“微循环”缓解行车难,泉水人家换新颜。如今的历下区,各项措施正如润物无声的泉水,切实保障和改善着群众生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