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改革驶向深水区
□ 本报记者 王 璐

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货币存量;9月6日,时隔18年重启国债期货交易;10月8日,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将开始实施,提高企业并购重组效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金融改革的领域之广、力度之大,令人振奋。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改革之于当前宏观经济,如同为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巨人”开方调理,目的是打通经脉、增强体质。改革创新将实现资金在全社会中更加合理均衡的配置,从而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在转型升级中释放发展潜力。

当前,我国金融资本的运行效率有待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仍需进一步加大。长期严格的利率管制,使商业银行形成了依靠信贷规模增长和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改进自身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动力有待提升。国内信贷资源投放方向也不尽合理,大批实体企业仍缺乏金融支持。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利率价格机制,遏制不合理的信贷需求,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流向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行业和企业。这个过程中,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成为关键,由此,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改革的任务是: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金融改革正逐步驶向深水区。在金融价格体系方面,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有所突破。这两种价格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价格指标,也是宏观政策调控的关键变量,如果这两个价格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资源错配。今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这代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未来利率市场化将主要集中于存款利率方面,这包括发展存款保险制度,发行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然后逐步向短期小额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过渡。

在制度完善方面,首先,做空机制有了突破。9月18日起,转融券业务试点范围扩大,试点证券公司由原有的11家增加至30家,标的证券数量由原有的87只股票增加至287只股票。据估算,这287只股票的总市值相当于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的三分之二。其次,10月8日开始实施的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加快了企业并购重组的效率。分道制是指证监会对并购重组行政许可申请审核时,根据财务顾问的执业能力、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和诚信状况、产业政策和交易类型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审核制度安排。其中,对符合标准的并购重组申请,实行豁免审核或快速审核。这一制度改革不仅加速了企业并购重组的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券商的业务周期,加速了市场充分竞争。

在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方面,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更加丰富。10月16日,工商银行在其官网公布,正式发行其首单资管计划,标志着银行资管时代大幕拉开。这种金融服务多元化的尝试,也意味着信托、券商资管及基金子公司传统的通道类业务将逐步受到冲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监管部门近期新增了沈阳、南京、杭州、合肥等10个城市参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民营银行的设立也箭在弦上。同时,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支持。9月16日,社科院与中债资信在京签署中国地方政府评级合作框架协议,中债资信还发布了地方政府主体评级方法和模型,这将为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提供先决条件。

机遇和风险总是相伴而生。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后,风险也会随之而来。例如随着资产证券化的推进,尽管能盘活存量资金,但也会增加杠杆的倍数,美国次贷危机教训正在于此。为此,我们首先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遭遇过严重的经济危机,很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现代化风险管理工具不足。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的到来,金融市场价格与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都会加大,我们面对的交易对手的情况也更加复杂,所以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要坚持立足实体经济办金融的理念。尽管现代金融具有独立运行的特质,可一旦脱离实体经济的需求就可能催生泡沫化,推动杠杆水平脱离合理范围,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把握好金融监管的“度”也非常必要。过度监管可能会抑制金融创新,不利于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监管不足又有可能引发风险。我国市场需要平衡的改革发展,在监管和创新上实现良性互动,这样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和发展的杠杆,直接决定着发展的质量。中国金融改革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其影响不仅仅在于金融体系,更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其转型升级。可以预见,金融改革的推进将使得老百姓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