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产业与文化相互助长
郑 杨

采访中,邱代伦给我提了一个问题:我们说不出少林寺有哪些功夫了得的人,但知道佛山有李小龙、叶问和黄飞鸿。可是,佛山武术的影响力却比不上少林寺。冠军组为何成不了冠军队呢?究其原因,少林寺是武林圣地,李小龙、叶问是顶尖高手,只有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打出一片天地。

文化产业也是如此。在邱代伦看来,佛山陶瓷与佛山武术的情况类似:论历史,佛山陶文化已积淀千年;论规模,佛山产出的建筑陶瓷产量占全国的60%,但说到“陶瓷之都”,人们不约而同想起的却是景德镇。为了让佛山陶瓷成为冠军队,而非冠军组成的队伍,邱代伦苦心孤诣精心做的,就是请“高手”、造“圣地”。佛山不缺陶瓷艺术大师,然而邱代伦认为还不够,他请来了国内、国际一流陶艺大师聚集佛山,落脚南风古灶。

文化产业的另一个关键词是交易。目前,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也是交易,买卖不旺则产业难兴。1506创意城着力打造一个集中的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我们才看到了今天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所在:从吃喝玩乐的生活设施平台,到各种展览、博物馆和艺术馆等展示平台,再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平台,其主旨就在于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陶艺家前来交流、展示、交易。

归根结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要把文化变成商品没那么容易,南风古灶艺术家村里游客零落的景象,与“洋人街”上的人声鼎沸形成了巨大反差。但无论如何,在佛山我还是看到了陶文化对陶瓷产业巨大的、无形的推动力:在陶瓷产业最集中的禅城区,近3年陶瓷产量虽减少了近四成,但产值和税收却增长了三分之一,能耗则下降了四分之一。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传统陶瓷业,借助文化创意,开始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产业与文化实现了相互助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