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阐述的“2+7合作框架”,越来越受到东盟各国的关注和呼应。
“2+7合作框架”是中方为打造中国—东盟“钻石10年”路线图所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框架,其主要内容涵盖2点共识与7大合作建议。2点共识为:推进合作的根本在深化战略互信,拓展睦邻友好;深化合作的关键是聚焦经济发展,扩大互利共赢。7个领域的合作建议为:积极探讨签署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本地区金融合作和风险防范;稳步推进海上合作;加强安全领域交流与合作;密切人文、科技、环保等交流。
“2+7合作框架”指出的经济合作前景令人鼓舞,但要落实这一框架需要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其着力点应落在3个方面:深化互信求同存异,深化合作突出重点,深化交流抓住两头。
深化互信求同存异。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但个别国家与中国的政治互信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南海争议上。最近,中国和越南一致同意建立海上共同发展磋商机制,共同开发南中国海有争议水域的举措,这是超越领土争端、求同存异的智慧之举。这说明,只要深化互信,强化合作,不要对抗,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协商方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而签署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建议,更是体现了中方愿与东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成长”的诚意。
深化合作的关键在于聚焦经济发展,而经贸领域的深化合作应突出重点,需要优先重视的领域包括:一是全面打造互联互通,这有利于促进本地区贸易便利化,其中泛亚铁路这个“旗舰项目”尤其重要,应该争取早日开工;二是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东盟及本地区的互联互通提供融资平台;三是加强本地区金融合作和风险防范,发挥好中国-东盟银联体作用,积极探讨制定区域金融合作的未来发展路线图;四是做好海上合作的大文章,双方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切实落实海上合作第一批项目。
深化交流抓住两头。一头是保持高层对话,一头是促进民间交往。近年来,中国与东盟高层对话频繁密切,但民间往来略显不够。友好合作之根在民众,落实《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办好2014年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活动、实施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促进文教、青年、智库、媒体等领域的交流,应该成为今后促进民间交流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