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辩证看待“稻强米弱”
乔金亮

米价随着稻价涨,本是常态。但从去年开始,大米价格与稻谷价格出现倒挂。自今年以来,大米价格一直小幅下行,南方大米加工企业普遍经营欠佳,开工明显不足。在主产区江西省,当前有三分之一的稻谷加工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怪现象产生,即小型米厂微利、大型米厂亏本。

“稻强米弱”格局与我国稻米市场自身的特点有关。近年来,农业用工成本上升,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稻的总体成本刚性提高。为了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价格随着最低收购价逐年提高而加速上涨。由于托市政策首先针对的是稻谷,稻谷的政策市特点鲜明,往往率先上涨,而大米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只能被动跟随,走势也就相对较弱。

分析大米的生产成本,其不仅包括稻谷,还包括人工、电力、设备折旧等。多数情况下,部分要素的涨幅甚至大大高于稻谷的涨幅,大米的涨价幅度略快于稻谷是很自然的。按照出米率70%的标准计算,理论涨跌比例为1∶1.4,米价涨幅必须大于稻谷涨幅,企业才能锁定利润水平。但事实上,近年国内稻米价格涨幅普遍低于该水平,大量米厂处于亏本状态。不少加工企业采取的策略是少量收购稻谷,保证一定的库存,但暂时不加工。不过,考虑到米糠、碎米以及稻壳等副产品收益,多数米厂勉强维持成本,生存较为艰难。

去年以来,国内外米价差距扩大,低价大米进口大幅增加,加剧了“稻强米弱”格局。今年上半年谷物进口总量有所下降,但大米进口增幅明显。上半年我国进口小麦和玉米数量分别同比下降35.9%和58.2%。由于国内外大米价差明显,进口利润可观,同期大米进口总量达132万吨,同比增加12.2%。

前些年我国进口大米主要以泰国香米为主,用于满足高端消费需求,总体数量不大,而普通大米进口基本没有价格优势。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国内米价稳步上涨,去年开始,进口米价格优势凸显。特别是占我国进口比例66.7%的越南大米,由于生产成本低且连续两年增产,价格优势明显。数据显示,今年初从越南进口的大米平均价格约为每吨410美元,而同期国内主产区的籼稻收购价格在每吨410美元以上,制成大米价格高达每吨600美元以上,可见越南大米的价格优势。

相比小麦、玉米而言,我国大米加工产能利用率较低,约为28%。以江西省为例,该省大米加工企业有1200多家,加工能力3000多万吨,实际产量只有约1000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30%。在加工产能过剩,企业多、小、散的情况下,一个怪现象随之产生,即小型米厂微利,大型米厂亏本。事实上,大量小型米厂遍布城乡,其加工能力仅几百至几千吨,且每年一般只在新粮上市季收购,生产两三个月就停。这些企业成本低、快进快出,在收购季节抬价抢购,在销售市场竞相销售,更加剧了“稻强米弱”现象。

客观来看,“稻强米弱”有利有弊。利处在于可以缓解成品粮的上涨压力,对稳定市场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会导致行业重新洗牌,倒逼企业调整结构、提升资源利用率,使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其弊端在于使得不少民营加工企业不敢大规模收粮,农民余粮几乎全部卖给了国有粮企,加大了国有粮食部门的库容压力,这在今年尤其明显。同时,如果大米价格持续上不去,势必反过来影响稻谷价格,进而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