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
凡人医师 不凡仁心
本报记者 庞彩霞 苏 琳

从部队卫生兵到军医大学员,从任职南方医院到留学哈佛,从发表国际顶尖论文到当选中科院院士,63岁的侯凡凡是广东省惟一的女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她不仅在世界肾病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还在临床工作中成为医患关系和谐的典范。

在秋意渐浓的10月,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令人敬仰的女院士——侯凡凡。身材高挑的她,一袭白大褂,挽着利落的发髻,显得非常素雅。言谈之间,她总是带着恬淡的微笑、柔和的语调,给人一种强烈的信任感。

“既然当了医生,就要当一名好医生。”侯凡凡淡淡的语气中透着坚定。在她的“字典”里,好医生要有3个“心”:一要用心体察病人所需,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二要潜心研究医术,提高医疗质量;三要贴心为病患排忧解难,尽可能地减轻医疗负担和病痛造成的心理创伤。

曾经,一位广东清远的患者慕名而来,请侯凡凡帮他造一个血管瘘,以便继续透析。侯凡凡详细问诊和检查后发现,病人的肾功能衰退由肾内结核引起,可对症治疗,无需透析。当她把这一结果告诉病人时,却被责怪不负责任。侯凡凡恳切地对病人说,“你想想,为什么到手的钱我们不赚,而要你保守治疗?是因为你不需要。如果你还想不通,就让疗效来说话!”接受治疗方案1个月后,这名患者果真甩掉了透析的包袱。

“能为病人节省一分钱的事,我们都要去做,哪怕病人不理解,甚至我们受委屈也要去做。”怀着这份为患者着想的心,她给自己定下了这么一条准则:能在门诊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让患者住院;能用一种药解决问题的,就绝不用两种;能用便宜的药,就绝不用贵的。同时,她还要求全科人员奉行两个行医原则:一不能对病人态度不好;二不能把行医当作牟利手段。

在侯凡凡带领下,南方医院肾内科一直坚持对“大处方”现象定期自查。在2006年的卫生部评比中,她所在科室被评为“患者满意度最高、抗生素使用控制最严格、医保付费患者自费率最低”的科室。

“肾脏病是慢性病,患者往往会带着厚厚的病历过来,我都尽可能看完。”为了既能快速解答患者的疑惑,又能确保其他患者的时间,侯凡凡从细节上解决,每用完一本病历,便在新病历前做个小结,记录用药和病情,从而节省时间。另外,侯凡凡还酝酿通过博客普及肾脏病的科普知识。

“病人辛苦奔波来看病,我没理由让他们失望!”侯凡凡对病人贴心,换来了病人的信任。侯凡凡领导的肾内科连续20多年没有一起医疗纠纷,与患者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