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和经济发达城市,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与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在以商见长的浙江温州,资本已嗅到其中的机会,纷纷涌入这一领域。今年,全市掀起了一股大建城市综合体的热潮。
今年8月,世界500强正大集团属下的两家公司先后拿下温州乐清市中心区的两块土地,计划投资50亿元。按照规划,这个项目占地超过600亩,其中商业项目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是温州目前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
几乎同时,在温州龙湾区建成首个城市综合体的万达集团,又在该市平阳县鳌江镇启动了第二个万达广场。苍南县龙港镇和永嘉县瓯北镇的城市综合体项目也在快马加鞭。在温州市区,除了万象城、大西洋购物中心项目外,温州冶炼厂厂区、江滨路木材市场和市工人文化宫旧址都要建城市综合体。
温州在建和要建的城市综合体目前有多少个?该市商务局商业发展处负责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尚无统计,因为各个县(市、区)的项目上马都是自行规划的。”
根据《温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到2020年,温州市区的城市综合体数量要达20个。根据布点,这20个综合体全部建成后,个别区域不到2公里就有2个城市综合体。现在,在建的已经超过10个,而且一个比一个大。
温州人说,温州的城市综合体热是由龙湾万达广场落地之后逐步发酵的。
入驻万达广场的“秋水伊人”服装品牌温州代理商告诉记者,其万达广场的门店业绩与银泰百货业绩相差不大,周末时还比百货商场好。目前,万达广场的销售业绩每个月均超过5000万元。据透露,今年整个销售目标业绩是7亿元,实际可能会达到8亿元。
市民小叶今年国庆节期间开车去了趟龙湾万达广场,感觉餐饮店真不少,选择性比较大,同时停车方便,比到市中心好玩。他告诉记者,还会在周末经常去逛逛。
“现在买东西,谁还愿意上街去一家店一家店地逛?”温州市商务局商业发展处负责人认为,百货商场虽然比街边店让消费者体验到更好的购物环境,但仍局限于购物。而城市综合体却不同,集吃喝与休闲娱乐一体,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业界人士分析温州综合体“遍地开花”的原因,一是城市综合体的概念“热门”。炒概念好卖,所以规模稍大一点的都冠以“综合体”;二是政府为了土地财政,开发商用城市综合体“拿地”成本较低;三是温州人喜欢“跟阵”。比如万达广场进到温州后,一些温州资金便“跟随”万象城、华润等外来品牌纷纷“入驻”,就连温州本土开发商也建起了大西洋购物中心。
客观地看,温州的城市框架一直滞后,目前又正处于城市化“黄金发展期”,建城市综合体,现在是在“补课”。但是,对目前一哄而上“大兴土木”建综合体的现象,也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就目前看,温州有1个核心区、6个副中心和50个中心镇。仅以中心镇为例,小的有10万人口,大的超过30万人,而他们的配套城市功能很薄弱。按照核心区建20个,每个副中心区建2个、中心城镇各建1个来算,温州至少需要80多个城市综合体,现在的数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而另一种意见强调,城市综合体不能简单地拼凑“住宅+写字楼+商场”的模式,关键在于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便利。温州城市综合体遍地开花的后果,只会像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吃补品,吃得过量反而会有危害。
现实的情况是,建一个城市综合体容易,要把它经营管理好艰难。从温州第一家也是目前惟一的万达广场看,开业至今10个月,除了餐饮外,其他业绩一般。而由温州巴西华侨牵头开发的大西洋购物中心,房子已经建好,可是缺少有经验的经营团队,更缺乏人才,至今难招商。
针对温州实际,该市商务局市场处处长孔令文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建设要与城市发展人口消费总量相匹。从商业角度讲,要错开类型,比如本来一个社区有个超市即可满足百姓生活的需求,就不必非上一个购物中心或者百货商场。另外,还要考虑个性差异,尽可能挖掘出符合本地消费理念的都市化特色,以免步入“千店一面,千城一面”的同质化怪圈。
就此,温州市最近已明确态度:要适度开发。无论如何,温州目前最需要的应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做好培养人才等,为将来的商业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链接
城市综合体什么样
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3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和经济发达城市,在功能选择上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所侧重。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