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公司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米“饥饿营销”悬疑惹争议
供需缺口是关键
新华社记者 高少华 黄安琪

小米公司近日在其官网开放小米智能电视抢购活动,3000台小米电视瞬间便宣告售罄。然而,随后有网友称该次“小米电视抢购”存在虚假行为,或是一场骗局,连日来引发各界关注和热议。

10月15日中午12点,首批3000台小米电视正式在小米官网上开卖,价格仅为2999元。仅仅半个小时后,小米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3000台电视在2分钟内全部售罄,如果想要购买的朋友只能等到一周之后的第二批购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针对此次小米电视的网上抢购活动,网友“TNITF”随后通过微博表示,他发现抢购页面上的“抢购”按钮形同虚设,因为按钮并没有经过post请求,而直接生成了“售罄了”页面。“所谓的按钮只不过是把抢购热情高涨的提示框显示出来罢了。”

上述微博一经发布,立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网友指责该次抢购为骗局,有网友认为这类抢购是广告不必较真,还有部分网友则对厂家的“饥饿营销”做法表示反感。

针对上述质疑和对所谓“饥饿营销”的指责,小米公司相关负责人17日向记者表示,关于所谓“抢购欺诈”问题,前述描述存在误解,由于抢购人数众多,为了减轻服务器压力,保持购买过程顺畅,小米会对抢购流量进行分流,但完全不存在“欺诈”“作弊”。至于“饥饿营销”是个伪命题,这种说法出现的根源是因为小米的“供不应求现象”。当需求量持续大于供给量时,就会出现在抢购时,有的用户能够买到,而有的用户买不到的现象。小米早起也曾尝试过按预约号顺序发货方式,但当时数万台手机预约能排队排到数月之后,排名靠后的消费者也非常不满。

小米官方数据显示,小米手机从2011年10月开始发售,当年该公司售出30万台,2012年全年售出719万台,2013年上半年售出703万台,全年预计销售约2000万台。前述负责人称,小米一直在努力提升产能,增大供给,提升速度已是行业罕见,但消费需求也同步保持提升。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近期也曾解释,产能持续提升也并非易事。手机的核心元器件需要提前四个月订货,由于小米一直在快速增长,所以预测销量是件难事。

据专家介绍,所谓饥饿营销就是针对消费者急于抢先购买的心理,商家有意调低供应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或者只是为吸引眼球,增加人气。

也有专家认为,除非行业更新周期较长且稳定,策动者对供应链资源有极强的操控能力,且行业多数情况处于寡头竞争状态,积极的竞争者都不可能使用饥饿营销方式,否则无异于自废快速发展能力。

当下若论最受争议的“饥饿式营销的高手”,非美国苹果公司莫属。无论是iPhone或是iPad,苹果公司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饥饿营销的方式。

除苹果公司之外,近年来国内一些IT厂商、互联网企业也不断尝试“饥饿营销”做法。比如乐视,在此前推出乐视盒子、乐视电视等产品时,也屡次造成产品短期内供不应求局面。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目前国内一些厂商把“饥饿营销”看成吸引眼球、娱乐大众的手段,只不过是希望在消费者心里建立一个期望值,让更多人关注和评价。“饥饿营销没有错,但是变成娱乐大众,对品牌或许就会带来负面效应。”

专业市场营销机构古坦科技创始人石安向记者表示,饥饿营销在策略上把常见的推送(push)转变为吸引(pull),并在消费者中营造出品牌或产品高价值的现象,这在营销方式上无疑是一种高明做法。但这需要建立在强大而且高美誉感度的品牌基础上。

“饥饿营销其实是把双刃剑,运用过度可能反而对品牌造成伤害。”石安强调,针对厂商们热衷于“饥饿营销”,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或消协等第三方机构对厂商的承诺明示加以规定,另一方面消费者自身也要加强权益保护意识和判断能力,比如留存厂商承诺约定等。

(据新华社上海10月20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