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周末作品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上的街市
——贵州青岩古镇散记
□ 王新伟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原来,诗人笔下的“天上街市”,就在我的眼前,真实而又迷离——

午后,我从贵阳驱车前往青岩古镇。29公里的路程走走停停,私家车像约好似的,一溜儿朝古镇驶去,而离开古镇的车,又与我们相向而行。离繁华都市如此近的古镇,成为游人没法拒绝的选择。

贵阳的雨,总在不经意间飘来。朦胧小雨中,青岩古镇变得绚丽多彩,撑起的伞,像盛开的花朵在游移;一会儿,雨倏地去了,纷至沓来的人群,又搅热了小镇的吆喝声。

踩在青石板铺就的古驿道上,时间仿佛凝固了。我在悠远的时空穿行,触摸着古镇的历史。这座明清时期的军事古镇,曾乃兵家必争之地,久经600年而不衰。可如今,它静静地耸立着,承载着岁月的沧桑,早已失去军事价值,却给现代人悄然留下一片心灵栖息地。

我的眼睛不够用了。4条大街,26条小巷里,藏着我不知的秘密。古城楼、石牌坊、古寺庙、状元府、文昌阁、北城门,台、亭、阁、寺、庙、宫、祠、塔、院及名人故居数不胜数,游人如潮水一般,一浪一浪地涌来,又一浪一浪地远去。古城青岩,热闹非凡;青瓦木屋,满目物产;吆喝声、杂耍声、敲打声此起彼伏。

两个身着明朝铠甲的士兵,站立于南门入口处,一个骑在父亲脖子上的男孩,伸出小手抚摸士兵的脸,他惊奇地喊道,“爸爸,他的脸热热的。”涂着黑色面孔的士兵,露出牙齿笑起来,哈哈,原来是两个活人装扮的士兵。

街上的人流摩肩接踵;沿街的店铺鳞次栉比,古今小商品琳琅满目,青岩丰饶稀奇的物产尽收眼底。苗家姑娘的纯手工银饰,五颜六色地插在垫布上任你挑选;抡着木槌的伙计,上下有序地砸着麻糖,空气中散发着喷鼻的香甜味儿。

当地人说,小小青岩古镇就是一个浓缩的贵州小吃集散地。

豆腐圆子用豆腐捏成圆球状,再裹上面粉做成。在油锅里一炸,黄灿灿的。吃时蘸点贵州特有的沾水,放入嘴里,外脆内软,甜中带辣,真乃少有的美味。

米豆腐是西南的特色小吃,可在青岩是用绿豆粉和各种蔬菜调和在一起做成的,看上去色泽嫩绿,含有多种维生素。

青岩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民间土特产玫瑰糖、鸡辣角、双花醋、豆制品、水盐菜等随处可见,它们贴有百年老字号的标签,无不诱惑着人们的胃口。从卤汁中捞出的方形豆腐、烤炉上烘焙的白豆腐,惹得游人满嘴生香。

几个老外坐在木凳上,有滋有味地啃着闻名的青岩蜜汁猪肘,那油亮亮的酱色升腾着热气,令人馋涎欲滴;他们一边看街上游人喧哗走过,一边闻着玫瑰糖的芳香,享受着乡间村镇独有的风味。

逛累了,走渴了,品尝一下刺梨汁、糯米酒,喝的人津津有味,带走的人满心欢喜;孩子们手持七彩风车、拨浪鼓,还有芦花公鸡羽毛做成的毽子,双眸里流溢着童年的欢乐;背篓的村民朝家赶去,篓里的孩子睡眼迷离;挑着担子的农夫,牵牛的牧童,向古镇边的乡野走去,跟着他们后面的,是东游西逛的狗儿。

突然,人群中跳出一个“美猴王”来,他手持金箍棒,大喝一声,“谁敢与俺老孙一同耍耍”?年轻男女冲上去,与美猴王挤在一起拍照,美猴王眨巴眼睛,伸出毛茸茸的手说,“与我合影拿出钱来”!顿时一片哄笑。

苗族银饰制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街道的银饰店铺让人眼花缭乱,千姿百态的银饰品,成为古镇的“传家之宝”,每家银饰店门口都摆着小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银饰品,独具苗族特色的手镯,银光闪闪,各种耳环、戒指,形状百态。可谓民族与流行相遇,古典与时尚融合,让人忍不住掏钱去买。

“祥纹银饰”在青岩影响很大,大师们传承了贵州民间工艺“手工拉丝”、“手工錾刻”技术,在店铺就可以看见手工文化与现代设计交融后形成的新的工艺特点。如今,传统的工艺制作方式已被现代机器所取代,而在祥纹的“手工传承与保护”理念之下,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特色文化,它试图叙说和演绎着现代视觉上的“传统与现代”。

站在定广门的城墙上往里瞧,一座“赵理伦百岁坊”与城墙仅几步之遥,牌坊正方镌刻着道光皇帝钦赐的“升平人瑞”4字。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青岩古镇原建有8座石牌坊,现幸存下来的3座,一座是贞节牌坊,两座是百岁坊。其中“赵理伦百岁坊”创意独特,被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为是“实属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牌坊下,导游正向客人讲述石鼓护柱的故事。

青岩镇不大,古迹很多。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这儿“四教并存”。每当农历正月初一和十五,寺庙的香火不断,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有。一个历史小镇,能让东西方文化相融而且互存,真是比较奇特。

状元府是贵州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故居,大院门前的对联“琴鹤谱志,论语传家”,显示主人一生的志愿。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均为一正两厢。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主的,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一派书香风范。

文昌阁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年间重修,砖木结构,依山而建,为攒角重楼八角式,是旧时读书人读书、聚会、祭拜文昌帝君的地方。

万寿宫是青岩比较壮观的一座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据说早先并不是一座道观,而是江西会馆,为南来北往的商贾之寓所,后来才改造为道观。整座宫院由正殿、配殿、西厢、戏楼和生活区组成,坐东向西,总占地1000多平方米,在宫内戏楼右侧的木质横梁上,一组高浮雕人物图案最为著名,内容为“鸿门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很有文化特色。

小镇上还有名人故居。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住过。

不知不觉中,夜幕来临了。红红的花灯,一盏盏地亮起来。当地的老人传说,青岩还有一怪名:四只把。意为是人们用四肢从大山里扒出来的地方。而今,青岩境内交通便捷,210省道纵贯南北,县乡公路纵横交错。水、电、网覆盖了青岩,古镇的夜比白天还要喧嚣,宛若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走着走着,郭沫若笔下的诗句从记忆中奔涌而出:“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原来,诗人笔下的“天上街市”,就在我的眼前,真实而又迷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