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枫桥经验”到服务为本
□ 本报记者 许跃芝 李万祥

“评价一个地方平安建设搞得怎么样,不是看发了多少文件、开了多少会,而是看老百姓的问题是否解决了,矛盾纠纷是否化解了,案件和事故是否下降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是否提高了。”中央综治委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汲取“枫桥经验”中“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实现社会管理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这一转变又直接推动了社会管理工作由传统“防范控制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

“如果你整天打老婆,既赚不到钱,也当不了老板。”舟山市普陀区展茅街道干施岙村的路苏琴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这是村里一位网格调解员劝她老公的话。因为经常吵架,路苏琴两口子的日子总是不顺畅。经过网格调解员一次又一次的上门调和,“现在我们俩不吵了,把精力全用在致富上,今年赚了不少钱。”

干施岙村是浙江省最早实行网格化管理的村子。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干施岙村每家门口都有一块“网格门牌”,上面标明所属网格及网格内服务团队联系方式。“现在村民有啥事,很容易就能找到网格负责人,办事更加方便。自从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我比以前更忙了。”村党支部书记李忠斌介绍说。

2008年,“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浙江舟山推出后,迅速推广到全省,一张张倾情服务的“大网”,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对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及居住其间的老百姓开展全方位、全天候的点对点、面对面服务。

“自从有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我们只要进了这个门,就能找到不同的人,办理不同的事,非常方便。”正在杭州余杭区临平东湖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办事的李大爷高兴地说。

据临平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蒋伟琦介绍,中心按照工作性质划分为社会管理、公共安全、便民服务3个功能区块,真正做到了“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他们还运用省综治办统一开发的“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将终端下联到20个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站和419个网格,建立基本数据库,健全各种电子台账,有效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效能和为民服务质量。

蒋伟琦说,截至今年8月,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受理各类咨询855件,办理事务5026件;社区分中心受理咨询5215件,办理事务12368件。街道辖区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不稳定事件,群众安全感测评达到99%。

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职能部门也从“被动服从”转变为“积极参与”,从“推着跑”变成了“主动靠”。党政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科学治理体系和系统治理方式正进一步形成。

据悉,浙江的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都已更名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多位受访基层干部表示,这不是简单的更名翻牌,而是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将综治、调解、计生、劳保、民政、工商、税务等与百姓有关的职能集中在同一个平台,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

江苏省淮安市在“阳光信访”系统中设立人民建议征集功能,搭建民情民意“直通车”,方便群众通过短信、网络、电话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有效汇集民智推动发展,实时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18大类110小类信访问题进行监测,自动统计分析、预判趋势,方便党委政府掌握民生热点、找准工作重点,推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由“管控”向“服务”转变,从服务民生中提升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依靠民众保平安,这正是50年坚持与发扬“枫桥经验”的宝贵结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