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惠兰
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会议10月10日在山东济宁召开,动员全国基层供销合作社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转型的需要,加速农村经营机制创新,在领办专业合作社、开拓农村市场等方面全面步入发展提速的新阶段。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快速推进,迫切要求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进基层组织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造,联合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功能完备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已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生力军。
加快改革创新,打造新型基层组织,正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整体行动。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在创新农村经营组织、服务‘三农’中大有可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说。
近年来,供销合作社采取多种形式创新经营机制,走上了加快振兴发展的轨道,一个充满活力的基层供销合作社服务网络正在形成。
创新机制 再造活力
近年来,在山东、河北等地的一些农业县市、乡镇,由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引领、各类专业合作社与村“两委”合作创建的农村新型经营组织,正显示强劲而旺盛的活力,成为拉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纽带。一些经济薄弱、集体经济“空壳”的农业村,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走上了村强民富的路子。这些村的变化是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创新经营机制取得明显成效的缩影。
近年来,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适应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对基层供销合作社从建制到机制进行了全方位改革,鼓励基层社创新经营服务组织,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行业协会、庄稼医院等,与当地村委及社有企业等组建“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的经营服务综合体,积极在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农村商品流通中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共有基层社19082个,全系统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8万多家,入社农户1063万户,是2007年的2.8倍。目前,全系统共发展各类基层组织41.8万个,比5年前增加13.9万个,增长49.8%。基层组织体系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形式更加丰富多元。
改革促进了发展。近5年来,基层社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基层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实现营业收入1309.4亿元,同比增长39.3%,利润总额15.9亿元,同比增长84.8%。
发挥优势 拓展经营
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离农民最近,市场网络最广。发挥自身优势,近年来,供销合作社大力推动“新网工程”,创新业态,拓展经营,逐步实现基层社的改造升级,建立起了集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连锁经营的新型业态。不少基层社加快向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互助合作、融资担保以及其他新型服务业拓展。目前,供销合作社在县及县以下的连锁、配送网点达到77.8万个,辐射40%以上的行政村,农资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日用消费品在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首次突破10%。农村流通主渠道作用日益显现。
供销合作社在创新经营中还延伸、增强了公益性功能。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发展了综合服务社28.3万家、庄稼医院4万家,实现了从农村流通领域向农业科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家电维修、劳动就业等农村社区综合服务拓展,各地基层社的“综合服务体”正逐步成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平台。
通过创办农村综合服务社,供销合作社扩大了的组织基础,密切了与农民群众的联系。目前,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社服务农户超过5000万户,协会会员达到264万个。
增强实力 服务“三农”
“办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是供销合作社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村综合服务社的做法。作为供销合作社近年来的一项改革重心,基层供销社、社有企业、农产品经纪人等共同出资创办专业合作社,实行产销对接、城乡对接,成为目前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最具带动力的一种经营新方式、一种最具活力的新型基层组织。
目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8万家,入社农户1063万户,分别占全社会的11%和24%,帮助农民实现收入超过1000亿元。据调查,入社农户比非入社农户平均增收20%以上。
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以新型农村经营组织的活力,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纽带和龙头。
专业合作社普遍实施了标准化和品牌化经营,成效明显。截至2012年末,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等认证的专业合作社已达17623个,占全社会通过认证专业合作社总数的59%;拥有产品注册商标的专业合作社9568个,占全社会拥有注册商标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9%。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度较高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一些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逐步从单一的种养殖环节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出现一体化经营趋势。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900家示范社中,有44.6%覆盖了产、加、销产业链中的两个环节以上,12.8%实现了产、加、销环节全覆盖。
专业合作社推进了合作领域的拓展。一是向资金互助合作领域拓展。江苏、山东等地的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资金互助,通过内部的资金互助和相互之间的资金调剂,实现了信用合作与专业合作的有机结合。全系统已有部分省的专业合作社比较规范地开展了内部资金互助合作。再是向土地流转领域拓展。湖南、重庆、四川等地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系统有10253个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土地流转业务,共流转土地1022万亩。
一手牵农民,一手连市场。供销合作社基层社的活力正不断显现。
山东:“四位一体”创新机制
在山东一些农业县市,由基层供销合作社引领、各类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与村“两委”合作创建的农村新型经营组织,正在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汶上县房柳村的村民们就实实在在感受到农村新型经营组织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近日,记者在房柳村采访时了解到,这里过去一家一户种地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村里的1102亩耕地成为一个整体,经营主体变成供销合作社领办的粮食种植合作社。村支书王凤喜说:“这是基层供销合作社、村‘两委’、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四方合力创立的经营服务新组织,村集体每年可以从合作社提取一定服务费。今年村集体花6万元垫付了全体村民新农合个人统筹部分的资金,还为每个家庭购买了财产保险。”
通过创建农村新型经营组织,梁山县一年就消除了60个“空壳村”,今年莒南县又有7个村实现集体收入零的突破。莒南县石莲子供销合作社出资,与村“两委”合作建设了集办公、农资超市、日用品超市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绿园合久果蔬专业合作社、果蔬交易市场。三方按股份分红,预计村集体年可稳定增收10万元。
顺应农村青壮劳力减少、农业转型的重大变化,近年来,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由供销合作社、村“两委”、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四位一体”的合作机制。由基层供销合作社与村“两委”共同组织农民成立种植合作社,开展耕、种、管、收、加、销全程托管或针对一个或几个环节的半托管服务。目前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已发展农机服务合作社476个、领办种植专业合作社3450个,服务覆盖530万亩土地,受惠农民110余万户。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还实施社属企业集团化改革,积极探索以资本为纽带全省“一张网”、“一个社”、“一条龙”的发展形式,发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信用担保、农产品流通加工等各类龙头企业239家,从生产、加工、贮藏、营销、科技、信息等多个方面,为推进服务规模化提供了支撑。
河北:创新激发内在活力
“以前在外打工,一年也就能工作七八个月。现在加入寺家庄供销合作社成了长期工人,不仅工资有了保证,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每亩地还能净得800斤小麦,连工资一年有5万多元的收入。”河北省鹿泉市寺家庄镇东营东街村村民吴士仑对记者说。
吴士仑的话代表了当地很多入社农民的心声。寺家庄供销合作社探索建设土地流转型合作社,是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创新经营机制的一个缩影。鹿泉供销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和服务托管的方式,把农民的土地托管过来,解决了农民不愿种地或无力种地的难题,形成了合作社提供优质服务、农民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该合作社将鹿泉市6个乡镇和元氏县3个乡近3万农户的土地托管,托管土地面积12万亩。
托管土地后,鹿泉供销合作社实行集约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并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每年为农民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使流转出土地的农民有了稳定的工资收益。
藁城市南孟镇基层合作社是石家庄市产业化龙头企业众人食品公司联合4家企业及合作社成立的。该基层社主要发展特色养殖、设施蔬菜种植,目前已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新型蔬菜大棚86个,发展露地蔬菜2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6000多户。
近年来,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进基层组织体制创新,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为主体、有较强服务能力的新型基层社。到目前,河北省已建起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1853个,其中新建883个,改造原有基层社970个。河北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普遍建立了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合联”乡镇分会,吸收带动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涉农企业3.77万个,占全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58%。
发展股份合作制,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是河北基层供销社体制创新的另一种形式。固安县16个基层社全部实行股份合作制,建立起合理的产权结构,既保证了对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控制力,又激发了其发展活力。
创新促进了发展,到2012年末,河北省基层供销合作社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0%以上,利润增长了将近一倍。
浙江:构建新型合作体系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合作体系建设,是浙江供销合作社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的目标。”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主任马柏伟说。
几年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围绕服务“三农”这个大局,积极推进以专业合作为基础、以供销合作为带动、以金融合作为支撑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在创新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完善农业双层经营“统”的功能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首先,大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浙江供销合作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三位一体”的基础环节,通过参股、领办、对接等多种方式加快其发展。截至目前,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73家,入社社员21.3万户,带动农户175万户。
其次,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社流通功能。浙江供销合作社把供销合作作为推动“三位一体”的带动环节,采取多种方式搞活农产品流通,带动开展生产合作、专业合作。推进批发市场建设,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平台;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发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基地建设、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立足供销合作社遍布城乡的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直接对接;搭建农产品与市场联结的桥梁,使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农超、农企、农校对接网络。
三是着力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浙江供销合作社把探索发展为农融资服务作为推动“三位一体”的支撑环节,以此支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目前,全系统拥有39家农信担保公司、4家小额贷款公司、18家资金互助组织,参股3家村镇银行,累计为97.54亿元贷款提供了担保,20余万农户和涉农企业直接受益,初步形成了具有供销合作社特点、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
浙江广大农村通过信用合作,将生产、销售及金融支持融为一体,逐步构建起生产与销售对接、经营与信用挂钩的合作融合方式。
天津:实施网络全连锁
天津市宝坻区的一家供销合作社发生过这样一件小事:劝宝超市的一个店长获得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评选的金牌店长荣誉,要去南京领奖,周边的一些居民就托这位店长带些南京特产回来。劝宝超市和当地居民已不是纯粹的买卖关系,周围的群众把它当作自家人看待。
宝坻区供销合作社主任李树民说,经过10多年的改革发展,宝坻区供销合作社以劝宝超市为龙头,积极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农村消费环境,同时实现“一网多用”,促进连锁店从一般商业服务向农村综合服务转变,不但提升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而且使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服务中开拓了新局面。
宝坻区供销合作社依托劝宝品牌影响力,成立劝宝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改变过去坐商等客的传统经营模式,把农民需要的各类农资及时送到田间地头,并通过建立庄稼医院,聘请专家定期到生产基地和田间为农民解决生产难题,既实现了助农增收的目标,也扩大了农资销售的规模。
宝坻区供销合作社组建投资主体多元的劝宝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农业、品牌授权、产品包销等形式,搭建了下联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上接连锁超市、交易市场、机关院校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
宝坻区供销合作社围绕“全覆盖、全连锁、全达标”的网络建设目标,实施大规模的网络扩容和延伸。到目前,已在全区建起以中心城区大卖场为龙头,以乡镇综合超市为骨干,以村和社区便利店为基础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通过网络延伸、联合发展等多种方式,使连锁经营网络不仅成为工业品下乡的终端,还是农产品进城的起点。宝坻区供销合作社还依托网络带动基层服务组织的重建、改造和提升,先后新建和改造基层供销社10家,领办、合办农民专业社20家,组建农村综合服务社40家。
宝坻区供销合作社销售额连续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2年底,完成营销总额29.1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比2002年增长3倍和15倍,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