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嗅着战场硝烟搞科研
本报记者 李争平 通讯员 赵虹霖

李曙光,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一个嗅着战场硝烟寻求科研之道,为官兵锻造生命盾牌的卫勤装备科研专家。他研制出的系列扫雷防护装具,被联合国列装维和部队;他研发的系列装甲救护车,填补了复杂地理环境下多样化军事任务野外救生空白。

从参军入伍在研究所当战士实验员,到被保送南京理工大学学习武器装备设计,再到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从事卫勤装备科研,身材高大的李曙光不断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军人不是个个都上战场,但不论干什么都是为了战场,科研能出战斗力!”

2001年8月,陆海空协同演习在某海域展开。在向岸边推进的装甲集群中,两辆红十字装甲救护车分外抢眼。参演官兵说,“有两栖装甲救护车伴随我们冲锋陷阵,心里踏实多了!”

我军作战部队装备序列中第一次出现的装甲救护车,是李曙光带领团队攻关的杰作。2001年5月,李曙光突然接到“3个月内研制出某型装甲救护车参加重大演习”的命令。3个月就要搞出装甲救护装备,大家闻讯有些发懵。李曙光说,“军事医学科研关系千千万万战士的生命,军令如山,容不得犹豫退缩”。下部队调研,战士们一番话更让他坚定了决心。“李教授,我们打仗不怕死,但受了伤得不到及时救治,那滋味肯定非常痛苦。”他发誓,一定要研制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上得去、救得下的装甲救护装备,为官兵锻造生命盾牌。

要把冲锋陷阵斩关夺隘的装甲车改造成拯救生命的救护车,涉及几十个学科、上万个元器件,让加装的诊治救护设备与其他功能设备兼容,使它有足够的舒适度保证伤员在运送中不受新的创伤,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李曙光带领团队把行军床搬到实验室和工厂车间,不分昼夜逐一攻克装甲车内嘈杂、温度高、烟雾大、震动强烈,以及伤员上下车困难、体位固定等难题。3个月后,装甲救护车在陆海空协同登陆演习中精彩亮相。

喝彩声中,李曙光带领科研团队再接再厉,紧密结合军队装备发展和任务特点,不断优化救护舱布局,进行隔音降噪、照明、温度控制、供氧、电磁兼容改造,大幅提升伤员救治微环境质量。他们成功研制了轮式、履带系列装甲救护车,满足部队在高原、高寒、湿热、沙漠、山岳丛林等多种环境下的伴随救护任务。总后勤部组织专家评审认为,系列装甲救护车救护能力、人机环境设计、舱室微环境质量和伤员运载量等综合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其实,李曙光的成名之作是系列扫雷防护装具。上世纪末,中国政府在云南边境进行第二次大扫雷,上级把解决排雷防护装备的重担压在了李曙光肩上。

当时,在1000余公里边防线上,地雷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600枚。李曙光在进行地雷伤情调查时了解到,当时扫雷部队的防护装具相当简单,衣服里绑块钢板,防护鞋是又长又宽的气囊,根本保证不了扫雷官兵的生命安全。

一双小小防雷靴,涉及生物医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等多门学科。“我们研制的扫雷防护装具,既要能保士兵生命,又要能防致残,否则会给战士留下一生的伤痛。”为掌握准确数据,李曙光在雷场上进行了几百次实爆试验。28天后,随着地雷爆炸后硝烟散尽,“穿”在鞋里的动物肢体安然无恙,世界上第一双能完全防护地雷的靴子诞生了!

在扫雷防护装具配装部队后的第一次扫雷中,李曙光站在队前大吼一声,“兄弟们,今天的雷场我先上!”

从防护TNT当量50克到210克的地雷毁伤,李曙光研制出的系列扫雷防护装具达到了世界最高级别,被联合国指定为维和装备,配装了26个国家的扫雷维和部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