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公司时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员创新摘得技术桂冠
——来自英利集团的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隋明梅 李万祥 黄晓芳

“团结奋斗,翻越光伏雪山,勇敢坚强,冲出光伏草地。”初秋的骄阳下,挂在英利工厂的巨幅标语格外耀眼。在英利集团的日子里,无论与高级研发人员还是普通青工接触,记者总能从他们的言语眼神里感受到一种激情:创新,正激荡着他们的心。就此与他们的当家人苗连生交流,苗笑道,“他们全都‘打鸡血’了。”

“人人都是发明家”。这话听来有些夸张,但在英利采访的日子里,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此话不虚。从铸锭、切片到电池封装,从搬运、装车到安装维护,所有工序环节,都有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的精彩故事。

为实业而创新

2007年以后,光伏行业就寒流不断了,越来越重的压力让不少企业为应付眼前市场而兼营他业。有机构找上英利门,劝导他们“以钱生钱”,减少实业比例。

英利人选择了坚守光伏。苗连生坚信,从全局看,光伏是绿电,市场最终会大规模选择绿电,曙光在前;从企业小格局看,市场低迷、出货量不足时,正是提升员工素质、增强企业技术实力的好时机。

坚守实业并不是“守”着一堆机器过小日子。好兵法的苗连生说,“最好的‘守’是进攻,越是艰险越向前。”于是,国家级光伏实验室建在英利,电子级多晶硅产于英利,全产业链形成于英利……

“冬练三九”两年后,2009年英利已显现出行业老大的绝对实力。但他们并没停步,一个更大创新开始了:熊猫计划——高效率电池研发。这是一次既艰又难的冒险,投入多少无法确定、研发时间无人知晓。

为抢时间、降成本,务实的英利人创新研发模式:把实验室建在生产线上,从董事长、首席技术官到每位年轻人,都在生产现场搞科研。参与熊猫电池研发的李高非清晰地记得2009年8月8日深夜的那次实验。“所有的办法都试过了,所有该排除的问题都排除了,突然有人说是不是切片没洗干净。于是大家立即试着多洗了几遍。”成功了!光电转换率达到预期的18%。

3个月成功生产出了高效N型电池,一年后,“熊猫”量产,转换率达18.5%,现在熊猫电池的效率已经达到20.5%。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这不是每个光伏企业都能做到的。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说,“我们的科研项目都是来自一线的实验,研发就在车间生产线上。”这就是英利技术研发“秘籍”:产品研发中省去了“小试、中试、试产”等环节。在英利,集团技术中心下“实验单”给车间一线,从车间一线收集员工想法,这种良性的研发体系使得英利能够将技术快速地转换成生产能力。

为责任而创新

为了“熊猫”和“藏羚羊”等高效电池,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利的投入“如流水”。业内人士大致估算,不会低于10亿。同行觉得不值——开路者不小心会成“先驱”。英利人当然懂得这一点。但作为国内行业领头羊,英利“已把创新当成责任”。苗连生在说到这个话题时表情凝重,“当初,金太阳工程一出来,我们真的很感动。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的工作千头万绪,能这么用心用力推动一个起步的产业,太不容易了。这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魄力。企业必须得担当起科研的责任来。”

责任感还源于行业特点:光伏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与国际同时起步的产业之一,由于当时国内没有可借鉴的技术和企业,他们深知技术受制于人之难,也决心站上技术高端。虽然开始几年走得艰难,备受质疑甚至诟病,但他们坚持“步步为营”,一步一步打牢自己的“技术地基”。

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使英利人天生具有先行科研的原动力,建成“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能源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这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掌握了光伏领域各环节的核心技术。

“我们已申请专利1025项、发明专利228项、3年来完成110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由于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必须公开,这不仅带动了英利,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宋登元说。光伏“寒冬”来时,英利人埋头苦练“内功”;当“寒冬”过去,业内同行发现,英利又携更高新的技术走远了;英利人则发现,自己的坚守创新又为迎接新一季的“光伏春天”做好了技术储备。

为理想而创新

如果说“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电力”是英利人的理想,那么实现这理想的途径之一就是创新。在英利,所有创新都是为理想而战。不管是用废包装盒做一个标示牌,还是获得发明专利,员工们感觉自己的创新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就,更是社会成就。

在2012年举办第一届英利人职工技能大赛上,英利集团拿出400万元重奖“创新能手”和“改革先锋”。年轻人更愿意向记者展示他们所获得的尊重。在一公司铸锭车间,年轻人纷纷带记者参观“QC成果个人命名英雄榜”展示板,那上面的“功名”可谓无奇不有:“90后”员工发明的塑料推板,轻柔稳妥地完成本该由高精密机械手完成的抓起、转向、推动等动作,减少了电池片的损伤;“一变三接线盒”创新项目每年可节约2000万元……

这些出自一线普通员工的创新和创造成就了英利硅锭出片率全球同业最高、电池片破损率最低、电池成本物耗和能耗最低的成绩,一线创新年节约资金超10亿元。而这种技术发明和工艺改进,在公司几乎天天都有。“这种草根创新,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从基础到顶层设计,我们构筑了完整全面的研发体系。”宋登元博士告诉记者。

离开英利时,记者特意选择了早晨。朝阳下,他们自己“发明”的英利拳又开始了,那种坚定、整齐到排山倒海的踏地足音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