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现代商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肥:“小蚂蚁市民菜园”长势喜人
本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项 俐

“您好,跟您确认下配送地址。”9月2日上午,“合肥小蚂蚁市民菜园”的工作人员给会员打电话确认配送信息。

“会员通过网络订购,我们就会把蔬菜直接从地里送到家门口,蔬菜种类可以指定。”“小蚂蚁市民菜园”销售负责人陶海峰介绍,这种蔬菜直供模式受到消费者欢迎,目前他们已经拥有5000多位会员,月销售蔬菜20吨。

记者在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看到,虽然今夏高温少雨,不利蔬菜生长,但“小蚂蚁市民菜园”的一座座钢架大棚里却生机勃勃,空心菜、木耳菜、茄子、西红柿、丝瓜等十几种蔬菜长势喜人。“这些蔬菜都会直接送到会员手中。”基地负责人毛凤昌告诉记者。

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的毛凤昌说自己“就喜欢种地”。2008年,他辞去了在一家全球连锁企业里收入不菲的工作,和陶海峰等几位同学一起建起了试验园,潜心发展生态农业,培育无公害蔬菜。去年8月开始启动300亩滨湖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大棚200亩。

为了尽量缩短流通环节,让消费者吃上新鲜蔬菜,毛凤昌和同学们打造出了一种蔬菜直供模式。“我们承诺从基地采摘到会员拿到蔬菜,不超过8小时。”为了保证配送环节的高效,“小蚂蚁”建立了自己的物流队伍,配备5台运输车辆。每周一到周六清晨,毛凤昌带领工作人员把基地里的蔬菜采摘、清洗、分装好,再由配送车辆送到会员所在的小区。“最迟会在下午2点送到会员手中,确保蔬菜不库存、不过夜、不灌水保鲜,保持自然新鲜的口感。”

陶海峰告诉记者,“菜园”实行会员制,通常每周给每个会员配送10斤蔬菜,包括4至8个菜品,会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配送的数量和时间。“我们现在已经有5000多市民会员和十几家企业会员,服务面覆盖整个合肥市区,每月配送蔬菜20吨,年销售额80万至100万元。”

在毛凤昌的大棚里,可移动的摄像头实时记录蔬菜生长状况,地面上的传感器则可以监测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在生产中实施封闭式管理,并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农业科技大棚,实行绿色种植,充分使用有机肥,杜绝激素和农药。在农业部的抽查中,他们所种的各种蔬菜全部达标。此外,大棚还运用了可读写的电子标签,可以记录工作人员的每一个操作过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些物联网技术采集、监控蔬菜生长环境数据,加以调节控制,从而培育出无公害、口感良好的蔬菜。会员也可以登录“小蚂蚁市民菜园”网站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并追溯查询农产品质量。

毛凤昌的种地梦已经走向现实。“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搭建一条从田间地头直达市民餐桌的食品安全链。”陶海峰这样描述着“小蚂蚁”未来的发展方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