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驶向强军目标的“人才航母”
——国防科技大学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纪实
本报记者 李争平 通讯员 张 喆 邓振华

位于湘江之畔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担负着全军近五分之一本科生、八分之一硕士、六分之一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先后为国家和军队输送了15万多名工程技术人才和指挥人才,培训军职以上领导干部1800多名。

从这里走出的人才灿若星辰:中国雷达探测技术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砺剑尖兵、二炮某部总工程师谭友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因此被誉为驶向强军目标的“人才航母”。

聚焦强军汇聚人才森林

新学期伊始,1份厚厚的专题调研报告摆在学校党委常委会案头,常委们聚在一起,商讨如何聚焦强军目标,修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前段时间,学校组织11个调研组展开专题调研,着眼形势任务变化,了解人才培养需求。这已是该校自1999年以来第4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人才培养始终与国家需求相协调、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与现代战争特点和军队建设要求相一致,国防科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带来了“军中有才,于斯为盛”的人才培养气象:

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这一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的正副总指挥、总设计师中,有19人毕业于该校。航天人才森林现象已成为国防科大人才培养的品牌。

2010年8月,第十一届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评选揭晓,徐东波、戴超凡、白雪、柳镠、袁翔宇5位标兵竟都毕业于国防科大!这在我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13年上半年,该校学员有167人次在国际和国家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据悉,从该校走出的两院院士占全军的24.5%,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对象占全军的15.8%,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占全军54.5%,担任973技术首席12人、863专家49人。

如今,该校已成为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力量,学历教育合训人才培养的重要源头,军队高级领导干部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

起点高才能飞得远

“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国防科大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起点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着眼抢占科技前沿、满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原则,国防科大优化学科方向布局:建设交叉融合新的学科专业,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重点建设对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起关键支撑作用的信息学科;加强战略预警、军事航天等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建设,形成15个优势特色专业……

在今年1月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参评的16个一级学科有7个进入全国前5名,工程学、物理学相继进入基本科学指标(ESI)世界排名前1%。

该校在全军院校率先实施“两长一短”三学期制,在春秋两学期间增设一个夏季学期,进行教学训练强化,实行本科学员全程导师制,开办“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卓越军事指挥人才创新拓展班”,实施国际化联合培养和优秀研究生专项资助等,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催生出人才荟萃、专家云集、学术繁荣的景象。

如果说,严把入口关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起点,那么,严把出口关则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查阅该校教学档案时,有这样一组数据:近10年来,该校共淘汰博士研究生152名,淘汰本科生200名。

过硬的人才培养观培养出广受全军欢迎的过硬人才。以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为例,该院一直将国防科大毕业学员作为接收引进重点,近3年先后接收23人,占接收总数一半以上,2012年底接收的8名学员全部都是该校毕业生。

实践熔炉培育“多面手”

9月下旬,湘北某野战化演兵场上,国防科大新兵训练旅上千名新学员正展开实战化对抗演练。学员在贴近实战化演练中能力素质得到提高,为他们走向部队、投身强军实践夯实基础。

为强化学员信息素养,该校让本科生提前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生直接进入前沿课题和重大工程项目研究;借助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等重大科研活动,提升学员的创新能力;建立纳星等创新基地,指派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催生创新成果。

据统计,在研制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中,有23名本科生、78名研究生参与攻关。北斗导航定位青年创新团队中,有40%是学员。纳星创新基地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攻克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为“天拓一号”卫星的升空作出贡献。年仅32岁就被评为教授的王雪松,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5年间,参与多项部队课题研究,先后获得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防科大在作战部队建立29个认知实习基地,与北大、清华研究生开展高端学术交流,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联办无线电定向越野比赛、电子动漫制作竞赛,与牛津、剑桥、哈佛等一批海外名校建立留学基地,与德国、白俄罗斯、埃及等11个国家联合举办国际学员科技活动周,举办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

2011年10月,参加第三届国防科大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学员周伯特,从最基础的议事规则学起,到学做调研、撰写官方文件,最终以优异表现荣获最佳外交官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自豪地说,“母校孕育的战斗精神,使我赢得比赛;高端的实践平台,锻炼了我的综合素养!”

近10年来,该校不仅涌现出天河二号总指挥廖湘科、北斗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王飞雪、雷达瞬态极化理论提出者王雪松等一大批承担国家大型科学工程任务的领军人物,李俊、单懿、许峰、詹世贤等一大批奋战在军队信息化领域的杰出青年尖兵,更培养出“昆仑卫士”徐东波、“钢枪玫瑰”李聪娜、“双枪花木兰”白雪等一大批建功军营扎根基层的先进个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