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风沙防护无定招
本报记者 佘惠敏

莫高窟的壁画如何才能防止沙尘侵袭?鸣沙山的沙子为什么会响?月牙泉会被流沙掩埋吗?雅丹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这些实用又有趣的问题,就是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科研工作者们研究的对象。作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与甘肃省敦煌市科技局院地共建的野外研究站,敦煌站成立于2007年,但对上述一些问题的研究,从数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在莫高窟顶的沙漠,敦煌站站长屈建军指着一排弯弯曲曲的木桩子说:“早在1962年,竺可桢先生就领着中科院的治沙考察队来过这里,并用芦苇草和木桩做了阻沙栅栏,到现在都还没烂掉。”

治沙一直是莫高窟保护的难题,因西邻鸣沙山,莫高窟经常遭到多种风沙危害,主要有风蚀、积沙、粉尘及沙丘前移4种类型。

研究了多年过境戈壁风沙流结构的屈建军提出,莫高窟风沙防治不能只重拦阻,而是应该建立沙山前沿阻沙、平沙地固沙、戈壁输沙的综合防护体系。“不能光建拦网、种植物、打草方格拦沙固沙,还要有让沙被风吹走的输沙通道,不然沙子会越积越多。”

研究风向、因势利导,让沙有路可走的风沙防护思想,不仅被屈建军用到莫高窟的保护中,也被他用到了月牙泉的保护中,让他的治沙方案显得与众不同。月牙泉周边都是沙山,因风沙侵袭,面积减少,水位降低。月牙泉会不会被流沙掩埋?

分析过1985年到2009年的鸣沙山动态监测数据后,屈建军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人意外的“砍树”。

“这一地域的东北风大,过去很多年间,都起到让沙丘后退、阻止沙丘侵袭月牙泉的作用,但由于近几十年来,景区外围尤其是上风向建筑物和植被增加,阻塞风路,导致进入泉内的风速急剧降低,使沙山向月牙泉靠拢。”屈建军建议拆除小泉湾的地上建筑物,或将其改为流线型、通风型;砍除高大乔木和紧密型灌木林,改植疏透性较好的低矮灌草,进而增强导风作用;严禁游客在南沙山迎泉坡上爬山、滑沙,适当对游客开放北沙山,通过游客滑沙逐步改变并恢复北沙山迎泉坡的坡面形态……

景区部分采纳了他的建议,如今西沙山口6年前被埋标尺已吹出,治理初见成效。

敦煌站科研人员多年积累的风沙防治经验,不仅用于敦煌,也被用于青藏高原甚至东南沿海。他们在青藏铁路风沙危害及防治研究中,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铁路部门在铁路初设中注意到风沙问题,并借鉴沙坡头等低海拔地区铁路防沙经验采取措施,但效果不佳,高海拔地区路轨普遍遭受积沙危害。这是因为海拔不同,风沙力度不一样。”屈建军说,格拉(格尔木到拉萨)铁路沿线的海拔高,空气密度小,沙粒启动风速大,动能大,加上高海拔地区风旱同季,且冻融作用强烈,沙物质丰富,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强大动力与大量沙源。

针对高原地区实际情况,他们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采用大网格、高立式的防沙网,以应对高原上的强烈风沙。目前他们在措那湖的风沙防治新材料试验已经成功,并获得2010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