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莆铁路沿途群山叠嶂,沟深壑险,其间逶迤连绵的武夷、戴云两大山脉横亘其中。在这样的群山险谷中修建快速铁路,隧道是最主要的工程。全线隧道115座,10公里以上隧道9座。
向莆铁路参建单位的十万建设大军,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建设的奇迹。
隧道绝大多数集中在福建境内,断层破碎带、高地温、岩爆、软岩变形等不良地质非常普遍。长大隧道的施工安全、工期控制、通风排烟等问题十分突出。
地处福建尤溪境内、由中铁14局承担施工的棋盘石隧道,全长近11公里,集溶洞、涌水涌泥等不良地质于一体。
开挖坑道时不断向前推进的工作面,在施工中称为“掌子面”。2009年8月5日,施工人员正在施工中的棋盘石隧道小心翼翼地开挖,突然掌子面左侧底部喷射出混浊的水流。“快撤!”安全员闫铁当即下令撤离,全体人员快速爬上汽车撤出洞外,涌水随后汹涌而至。棋盘石隧道3号横洞的开挖施工全部中断。
8月12日上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经过综合分析超前地质预报和水平钻孔发现:在3号横洞掌子面左侧边墙处出现一个巨大溶洞,溶洞内仍在继续坍塌。
为尽快控制住险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决定对掌子面加固处理。8月15日,20名突击队员进入横洞加固施工……8月18日,由向莆铁路公司组织的专家论证会就在潮湿闷热的棋盘石隧道3号横洞现场召开。
精心组织,科学施工,钢架加强、锚喷支护、固结注浆,一次次科学施工,一次次奋勇抢险、一次次化险为夷。2010年2月,棋盘石隧道3号横洞绕行成功,为正洞按期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挥舞科技利剑,破解施工难题,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这是铁路建设者在向莆铁路线建设中坚持的重要理念。
全长17.62公里的高盖山隧道由中铁1局和2局联合施工。中铁1局施工管段穿越较大的断层有17条,地表水下渗形成强富水段断层。这一管段内,主洞施工中遇到的出水点数不胜数,整个隧道如同花果山上的“水帘洞”。要让水引出3200多米之遥的洞外,相当于让水从一楼顺利爬上九十层楼的高度,难度可想而知。
中铁1局向莆铁路指挥部指挥长李晓峰组织项目部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在否定七套方案之后,大家一致选定了一套更切合实际、科学的解决办法:给水一个“接力棒”,让水跑起来。项目部先后在斜井安装了总计长达15.7公里排水管。斜井井身每间隔360米即修筑一座泵站,每路排水管上安装两台交叉作业的离心泵,将水抽至360米外的下一级泵站连续接力,将隧道内涌水抽出洞外,涌水问题迎“泵”而解。
深入地下几百米下进行隧道施工,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通风问题。“给风安个家,让它休息休息再走!”项目部在各路专家帮助下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办法。就是在隧道内合理的位置设置一个相对充足的密闭空间,称之为储风室。隧道外轴流风机通过风管将隧道外清洁空气先送入储风室,然后再通过储风室外设置的轴流风机将清洁空气送往掌子面。同时配合反方向射流风机排出浊污空气,加大风流速度,达到快速置换空气的目的。
这一方案上的创新,打破了长大隧道传统的通风思维模式,为隧道施工通风开辟了新模式和新思维,获得国家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
青云山隧道为双洞双线隧道,是华东地区最长的一座隧道,也是向莆铁路重点控制工程之一,由中铁23局施工。
2010年3月12日,经超前地质钻探事先得知前方有水的施工人员正在谨慎开挖时,突然,作业人员发现掌子面异常,领工员和安全员立即组织263名施工人员以及抢险车辆、三台装载机,全部撤出洞外安全地带。
人员、设备刚撤出,就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在大山深处承载了千百年巨压的溶腔水,如脱缰的野马冲进隧道。要不是提前制定预案和应急演练,要不是预先建立的科学管理保障体系迅速启动并发挥作用,后果不堪设想。
像这样的化险为夷,在向莆铁路建设历程中并非仅此一例。化险为夷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围绕质量安全,向莆铁路公司构建了全员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清晰界定公司层面与公司各指挥部职责;构建施工作业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组织施工单位抓好源头控制,监理单位抓好过程控制,建设单位抓好节点控制。
建设者们用汗水和智慧穿越闽赣万重山,胜利贯通了115座隧道,使向莆铁路建设取得了关键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