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金融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改革推动银行业转型发展
丁志杰

过去10年,尤其是近5年,是我国银行业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不到28万亿元,2008年突破60万亿元,今年6月份超过140万亿元。银行业快速发展与经济高速增长密切相关,经济高速增长带来银行业快速发展,银行业快速发展支持了经济高速增长。在这10年,银行业稳健性、经营效益显著提高,改革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然而,银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口。第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经济增速下台阶必然会出现,银行业规模扩张也会相应放缓,过去一直保持15%以上的银行业资产增速在今年6、7月份已降至15%以下,提质增效的内涵发展更为重要。第二,利率市场化给银行经营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综合化趋势和资本市场发展给银行业带来新的竞争压力,银行盈利模式和空间都会有很大变化,银行业从过去是赚多还是赚少的问题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

实现银行业转型发展要靠改革。通过改革提高银行业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银行体系的竞争力和稳健性。过去两年,银监会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化改革,一些银行在综合化经营、事业部制、社区银行、国际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此次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深化新一轮银行改革的六项原则:坚持有效制衡原则,完善公司治理;坚持差异竞争原则,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坚持风险隔离原则,审慎稳妥推进综合化;坚持业务“栅栏”原则,推进金融创新;坚持集团并表原则,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坚持信息披露原则,提高社会公信力。这六项原则涉及银行公司治理、发展模式、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既是改革的原则,也是改革的重点内容。六项原则的提出,既考虑到我国银行业的改革经验和发展状况,也考虑到未来银行业发展的新环境和新趋势,并充分吸收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包括体制机制创新,也包括业务、工具、服务创新。利率市场化将给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带来新的金融需求,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监管要给创新留有空间。此次六项原则给我国银行业态预留了创新空间,没有因为问题的存在而淡化创新,而是鼓励在不断创新中完善经营模式、产品服务。

风险是银行经营管理和监管机构监管的重要维度。银行要权衡风险与收益,监管者要平衡稳定与效率,提高单个银行经营和银行体系运行的稳健性。此次六项原则着力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针对综合化经营、产品创新分别提出隔离、栅栏原则,要求并表基础上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化解已有的潜在风险和问题,避免改革创新中新的风险累积,实现银行业平稳转型。

在未来银行业转型发展中自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过去一段时间,国际上出现了唱空中国的声音,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不良贷款等是唱空的主要素材,几乎都涉及到银行,给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关信息的及时公布,唱空中国论逐渐散去。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要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传统上银行信息披露多出于满足监管要求或者产品宣传,很难满足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因此此次六项原则专门提出基于提高社会公信力的信息披露,拓展了信息披露的内涵,丰富了信息披露的工具和渠道,把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纳入银行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当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