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印度加息因何惹非议
徐惠喜

印度央行加息的背景是应对美国可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市场冲击,本意是要抑制通胀,尤其是货币贬值带来的输入性通胀。西方的分析师和媒体批评印度央行加息不合时宜,称加息不符合市场预期,不过是老调重弹

日前,印度央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7.5%,这是该行自2011年以来首次加息。印度央行在一份声明中称,目前通胀仍处高位,且由货币贬值带来的输入性通胀愈发明显,因此央行需要通过加息对通胀水平加以控制。

这几天,一些西方的分析师和媒体对印度央行加息一事议论纷纷,主要观点是将其解读为利空经济增长。这让印度央行新行长拉詹深感意外,但仔细想想,西方媒体“看空”新兴经济体已有时日,此番针对加息的悲观论调又在意料之中。

印度央行加息的背景是应对美国可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市场冲击,本意是要抑制通胀,尤其是货币贬值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在将基准利率上调的同时,将边际贷款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9.5%,并放宽对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限制。拉詹在打出这套精心设计的组合拳时还特意强调,印度今年有财力应对经常账户赤字,无须减损外汇储备,央行加息不能被解读为利空消息。而事情的发展恰恰事与愿违,这也是让拉詹感到意外的一面。西方分析师认为,印央行此时加息将抑制内需,增加企业借贷成本,不利生产扩张,这将放大印度经济的不乐观前景。为此,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已经大幅下调了对印度经济本财年的增长预期,将其从6月份预计的5.7%调低至4.8%。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西方主要媒体唱空金砖国家、唱空新兴经济体的论调并不陌生,早有心理准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发达经济体深陷衰退泥潭,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仍能保持较快经济增长。亚洲经济的光明前景,双方实力的此长彼消,使“好为人师”的某些西方人士感到很不是滋味。于是,对经济增长稍有放缓的中印等国不失时机地横加指责,从中挑刺,抛出“金砖失色论”等怪调。此次西方批评印度央行加息不合时宜,称加息不符合市场预期,不过是老调重弹罢了。

冷静分析,即便印度经济增速放缓至10年来最低水平,上一财年仍达5%,经济基本面仍然维持健康水平。其实,印度此次加息意在向外界表明,印度政府认为外部担忧正在逐渐消除,国家的政策重心应当开始回到国内通胀问题上来。今年早些时候,印度批发价格指数一度回落至5%以下这一央行认可的适宜水平。但后来由于国际油价上涨和卢比贬值等原因,8月份的批发价格指数又上升到6.1%。印度央行此时加息,就是出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考虑,将通胀水平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减少其对工业生产和城市需求的负面影响。

其实,西方舆论真正应该关注的倒是印度的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印度被认为是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最大受益者,已成为西方企业的“海外办公室”。世人津津乐道的IT产业,在许多印度人眼里,这个“I”已成为印度(India)的首字母,打上了深深的印度烙印。

但也应当理性地看到,在国际服务产业分工方面,印度的IT服务业总体上仍是配角,“游戏规则”基本受制于人,价值链上享有的附加值比例不高。或者说,印度IT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基础,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和地产价格,尚未脱离专业代工的层次。从软件产品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基础科学、核心技术等,也基本上控制在外国手里。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印度期待通过优先发展服务业,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这也是印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唯有这样,西方舆论才能再难唱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