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连云贵湘粤;半挂云帆,达港澳东盟。”
广西,昔日的边陲之地,今日因江海而兴,因通道而旺。从西南出海大通道,到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纵横交错,像一条条奔向边境、江河和大海的大动脉,将西南、中南腹地和港澳东盟连接起来。
“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好、发展好,不只对西南地区,而且对中南地区,甚至对全国都具有战略意义,广西要成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
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定位,为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壮乡广西送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新定位带来新起点,新使命引发新思考。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是打造战略新支点的重要基础。如果说经过多年的大通道建设使广西沿江沿海沿边的优势得以发挥出来,并驱动广西成为大西南的出海口和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那么,今天站在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这一新的起点上,重新审视大通道,它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又如何适应成为“支点”的要求?近日,本报记者到广西进行了采访。
从全国末梢到国际大通道
从广西首府南宁市出发,穿行于沿海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蓝色的大海。路上,一辆辆挂着云贵川等地牌照的货车不时从眼前经过。
“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同时处在我国大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西南地区乃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成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办主任金坚强说。
上个世纪90年代,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建设,促进了西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入本世纪,为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需要,广西正在着力构建内连西南、中南和珠三角地区,外接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大通道。
在广西沿海高速公路南宁钦州段,记者看到扩建至8车道的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进。沿海高速公路是广西物流、旅游大通道,也是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沿海高速公路原有的运输能力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实施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将大大提高沿海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对进一步完善公路路网结构,加快构筑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广西在建的重大交通工程还有南宁东站铁路枢纽、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扩建、右江鱼梁航运枢纽、防城至东兴等4条高速公路、南宁港中心城港区牛湾作业区一期等西江黄金水道项目。广西的高铁建设虽然起步晚,却走了一条超常规的发展道路。2013年,广西将有湘桂、柳南、南黎、钦北高铁项目等在内的7个高铁项目建成并开通,投产新线1137公里,约占中国今年高铁新增里程的五分之一。此外还有云桂、贵广、南广等高铁项目在建。这些项目建成后,广西铁路骨干网络初步形成,西南和中南地区的群众将可乘坐高铁到达钦州、防城港和北海等海滨城市。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厅长潘巍介绍,截至2012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突破3000公里;沿海港口实际吞吐能力达2亿吨,基本建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现代化沿海港口群,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65个,已经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内河港口吞吐能力接近1亿吨,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初步建成。
目前,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主骨架在广西基本形成,实现了由全国交通末梢向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的转变。
“大通道”辐射腹地经济
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正让广西沿边沿海沿江的开放优势为西南和中南地区所共享,其辐射、带动与服务这些地区开放发展的功能日益显现。
站在贵港港猫儿山作业区入口处,只见满载煤炭的大卡车进进出出。循着卡车出来的方向放眼望去,连片堆成小山似的煤炭,让人有置身某一大型煤矿的错觉。在堆场旁那条川流不息的西江上,大大小小的船舶往来穿梭,港口上刚装好煤炭的散货船缓缓起航……贵港港猫儿山作业区是贵港主要的散货码头,每年我国西南各省的煤炭矿石等物资经由贵港市中转量的三分之二,就是从这里发运。
据测算,以贵港至广州运输为例,铁路和公路运价分别为水路的2.4倍、6倍。借助贵港这一水陆联运枢纽,“西煤东送”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了。
“依托水陆联运优势,贵港已成为联系西南煤炭产区和东部煤炭消费市场的一大桥梁,处于‘承东启西’重要位置。”贵港黄金水道办公室副主任杨万山说,大西南的煤炭经铁路到达贵港后,可以改由水路直达珠三角;珠三角的货物通过水路达到贵港后,火车可直达西南各省市,水陆联运十分便利。
中国沿海12个主枢纽港之一的防城港,每年吞吐量中约40%服务于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主要为西南地区进口铁矿石,同时向国际市场出口磷矿石、重晶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石和煤炭等矿产品。目前,防城港已成为我国硫磺进口的最大口岸,收货单位主要是来自四川、云南等西南省区的化工企业。
一条西江,一个北部湾,已经成为广西大通道战略的重要依托。为此,广西提出要将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驱动全区经济发展的“双核”。依托于大通道,一批面向西南和中南市场的沿江和临海工业正在广西迅速崛起。如西江沿岸的建材、不锈钢、陶瓷和再生资源等产业,北部湾的大海粮油、渤海粮油、中粮等粮油加工企业、中石油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北海炼化及液化天然气项目等等。这些项目利用国外资源加工后将产品销往西南、中南市场,由于运输距离缩短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保障了西南、中南地区的粮油和能源供给。“双核”与大通道互为支撑,互相促进,使大通道从物流大通道向产业大通道、开放大通道与合作交流大通道转变。
从“大通道”走向“大枢纽”
“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的前提,也是开放合作的发展基础。建设服务于我国西南、中南地区,面向东南亚乃至东太平洋地区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贯通东西南北、水陆配套、便捷通畅、高效经济的出海出边出省国际大通道,是构建开放发展战略支点的前提和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黄方方说。
在调研中,记者发现,经过多年的建设,广西的西南出海大通道已经初步形成,对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拉动作用明显,但是现代交通体系还没有完成,大通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距离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还有较大差距。
例如,广西的公路、铁路密度仅相当于东部省份的60%—70%,与周边省连接的高速公路还没有全部贯通;内河1000吨级以上航道比重仅占10.3%,北部湾港远未形成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南宁、桂林等中心机场设施严重滞后,全区机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与东盟互联互通刚刚起步,国际通道的作用还没能完全发挥。
“根据中铁二院关于北部湾地区的规划成果,当北部湾港吞吐量为3.5亿吨时,南昆铁路的年运输能力将缺口约2300万吨,黔贵铁路将缺口约3500万吨;当北部湾港吞吐量为5亿吨时,在黄桶至百色、金城江到南宁铁路建成的前提下,玉林至铁山港缺口能力约800万吨,益湛线缺口能力约300万吨。因此必须尽快开工建设一批新项目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项目。”广西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国林说。
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时湘认为,除了铁路干线运能趋于饱和,集疏运能力不足,北部湾港还存在深水泊位不足、航道水深不够,堆场严重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批大能力深水泊位和航道,同时,在西南、中南重点城市建设“无水港”网络,并与北部湾的临港产业园形成双向互动,以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地位和作用,打造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迫切需要扩大互联互通,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立体网络化,建设铁路、航运、航空和公路四大枢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树森说。
据了解,为适应构建战略新支点的需求,打造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工作已不仅仅停留在思考层面,而是已经在壮乡大地付诸行动。按照计划,全区今年将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以上,包括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
补齐短板、构建网络、互联互通,升级大通道,形成大枢纽,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将在八桂大地乘势崛起!
本报赴广西采访组记者:王若竹 郑 波
杨国民 周骁骏 童 政 董 磊 于 泳
执笔:童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