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
深山里,与雪为友
本报记者 佘惠敏

在位于新疆那拉提海拔1776米的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里,我们与世隔绝了6小时——整整6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中,手机一格信号也没有。

“山沟里没有手机信号,我们连了一根网线进来,上网、打电话都靠它。”积雪站站长李兰海是从加拿大引进的“百人计划”学者,曾旅居海外多年,谈起积雪站的点滴进步,都如数家珍。“这里原来与世隔绝,我2008年回国时,水、电、通讯都没有。连上网线,用上太阳能与风力发电,都是近两三年的事情。”

积雪站的历史有数十年。为了治理国防公路沿线山区路段雪害,1967年在此建立雪崩研究站,1978年正式命名为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积雪站的雪害防治研究成果,多次受到国家以及公路部门的嘉奖。

红铁皮的顶,白石灰的墙,积雪站的建筑是简洁的平房,建在四面青山绕雾、雪岭云杉满坡的巩乃斯河畔,宛如童话世界。然而现实生活并不是童话,在这里工作的人们,需要忍受许多不便。

“我去年8月第一次来这里,开始很不适应,感觉像进入原始社会。”26岁的研究生薛杰告诉记者,去年曾经有一次地震,震坏了太阳能电板,蓄电池又没电,只能用柴油发电机白天发一小时的电,用于打开电脑,通过QQ联系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老师,汇报每天的研究情况。“那十几天,晚上想看看书都得点蜡烛,把我憋坏了。”

方圆25公里少有住户,人烟稀少,研究人员自己买、洗、烧,个个练就一手好厨艺;冬季大雪封山,车辆出不去,留守人员只能花6小时步行10公里才能走出去;深山河水清寒,电力不足得先紧着科研,人们舍不得烧水洗澡,就一星期出山洗一次……

不过,这样的艰苦条件并没有消磨科研人员的热情,反而让他们更潜心于工作。“这里很安静,没人打扰,可以专注于科研。”薛杰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说的就是这种地方了。”

积雪站,顾名思义研究的是雪。占地面积16公顷的观测试验场中,设有气象观测场,水文观测断面,积雪物理与太阳辐射观测场,融雪径流观测场,雪害防治工程试验场,雪崩冲击力试验沟槽。在每年漫长冬季寂寥无人的深山里,雪是他们的观测对象,也是他们的朋友。

“这一带与积雪相关的雪崩等灾害频繁,为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在这里设了点,就相当于游击队有了根据地。”李兰海表示,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位于我国天山西部大陆性积雪区,而天山西部山区是中国西北干旱区的最大降水中心,被称为干旱区的“湿岛”。积雪站近几年降雪量很大,最大降水量测到过1200毫米一年。山区具有独特的积雪地表过程和生态过程,融雪水是天山南北两侧绿洲和生命的水源。在这里研究季节性积雪变化及其气候效应,可以服务于国家需求,也能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

山区积雪动态变化、融雪产汇流过程、多尺度水资源评价……谈起目前的研究,李兰海自信十足;谈起未来的发展,李兰海更是踌躇满志。“未来我们不仅是有根据地的游击队,还要做开辟新战场的正规军。不仅研究山上积雪,还要走出山区,走出河谷,走进沙漠,做全流域的生态研究,但这些研究都不会离开我们的本源——积雪。因为融雪水是这个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水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