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回收: 开阳里小区的喜与愁
本报记者 来 洁 实习生 庞德斌
在北京右安门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变成了大家的习惯,辖区内消灭了白色污染。
本报记者 翟天雪摄

包装袋、牛奶盒、碎玻璃……这些我们平常随手扔掉的垃圾,在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街道开阳里一社区,居民们却都会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拿到居委会回收,同时还能换点小礼品。这里的居民们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绿色生活习惯。

俗话说知易行难,垃圾分类更是如此。开阳里的居民们能够做好垃圾分类,离不开环境文明引导小分队的推动。

2010年,为了响应“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活动,右安门公共文明引导员“环境文明引导小分队”开始在右安门街道开阳里一社区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开展垃圾分类回收。他们设定每个月的15日为垃圾回收日,每月15号在社区里摆点,等候居民们把自己分类收集好的垃圾送过来,然后将居民们的“可回收垃圾”收集起来运去废品收购站,用换来的钱买小礼品送给下一次参加垃圾回收的居民。

文明引导队队长刘义婷告诉记者:“刚开始回收时,带垃圾过来的人一个手都数得过来。垃圾分类得也不太规范,月饼盒、碎灯泡啥东西都装一个袋里就拿过来了。后来我们就通过每次现场演示,一个人一个人地告诉他们如何分类,并让居民们实际操作,慢慢大家就知道该如何做了。现在,每个月送垃圾的人都排着长队,垃圾也是自己事先分拣好再交给我们的。”

现在的垃圾回收日,平常会有上百人参加,每逢节假日附近居民来参加垃圾回收的人会更多,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能回收到300多斤的垃圾。这些垃圾由居委会统一回收,再运到专业垃圾处理厂处理。“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变成了大家的习惯,辖区内已经好久没有看到‘白色污染’了。”刘义婷笑着说。

从政府倡议引导到主动形成习惯,开阳里居民的环保意识在不断提高。居民周更彩家进行垃圾分类已经三年有余,在她家里的阳台上,记者看到周阿姨攒的包装袋、牛奶盒等,半个月下来已经有小半袋了,而放在客厅里的垃圾桶,除了几片西瓜皮再没有其他的了。对于垃圾分类,周阿姨很支持:“其实一说环保,大家就都理解了。垃圾随便扔,既污染环境,又糟蹋东西。咱们搞垃圾分类回收,即保护环境,自己也能拿到些小礼物,何乐而不为呢?毕竟环保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啊。”

“环保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开阳里居民能够形成这个共识,可说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是垃圾分类迈出了第一步之后却面临窘境。“我们这三年来是在义务地做着垃圾分类回收的工作,没有单位补贴,没有社会合作,没有宣传口号,甚至连回收了多少垃圾都没有统计,因为没有地方给汇报。”刘义婷尴尬地笑了,“光靠热情支撑,现在已经接近人力的极限。三年多来,队伍里许多人来了又去,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本来我们还打算开展废旧节能灯、衣物等的回收,也做不起来。现在回收的废旧电池只能在回收站堆放,原来专职处理废旧电池的人因为不赚钱不做了。如果有一天回收站也不收了,我们真不知道把电池送到哪儿去。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北京的垃圾分类起步并不晚,2000年就被列为全国八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然而十多年过去垃圾混扔的情况仍然在延续。目前,北京市已在18个区县确定了600个小区作为垃圾分类示范试点,但是《2011北京市垃圾真实履历报告》显示,“仅有4.4%的社区做到了居民按标准分类投放”。

当前,垃圾围城的形势日趋严峻,要破解这一困境必须从源头做起,将垃圾分类做实做细。开了个好头的开阳里小区接下来的路要走得长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支持。垃圾分类仅凭少数人一腔热情的付出是做不长久的,必须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机制来解决问题。更蓝的天、更清的水、更好的环境,等不来,喊不来,环保必须要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从小处做起。“政府支持也好,企业合作也好,我们十分需要帮助。”刘义婷在采访最后总结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