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态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钟楼开发区:
巧用土地杠杆 探索生态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顾 阳

近日,江苏省钟楼经济开发区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技术核查,在江苏99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中集约水平名列第一,成为全国首个跻身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钟楼”何以一鸣惊人?“多年来,钟楼开发区一直在优化用地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条集约高效、统筹发展的新路子。”江苏常州市国土资源局钟楼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当地国土、规划等部门的指导下,开发区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土地供应向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出质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外资项目倾斜,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为了认真贯彻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新兴主导产业的要求,钟楼开发区联合当地国土部门制定了项目供地标准,探索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吸引了包括纳米复合材料、高端数控机床、太阳能背材膜、煤矿车辆辅助设备、大型环保柴油机等在内的一大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项目入驻园区,打造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低碳生态产业群。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开发区范围内共挂牌出让工业用地1480亩,总投资超过44.4亿元,平均每亩投资额超过300万元。

在集约发展上以转思路的态势,积极做好盘活存量这篇大文章。为了不断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强力整合低效利用土地,钟楼开发区立足对存量土地的整合挖潜,先后关停了龙翔钢铁等一批耗能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企业,累计盘活了存量工业用地460余亩,为新兴产业发展挪出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目前,钟楼开发区已成功走出一条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之路。2012年,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仅为0.18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为1.58立方米/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为1.24吨/万元,远低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考核标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