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治国报道:美国百年印刷老店当纳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9月初正式落户上海金山工业区,这家企业将建设按需出版以及商业印刷供应链和数字资产管理平台中心产业基地。按照上海金山工业区董事长周永超的说法,这家企业将引领上海印刷行业向数字出版和绿色印刷转型。
将当纳利引入园区,当初颇费了一番周折。然而,周永超向记者谈起将这家大企业引入之际,却并不多么激动。“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今要推进园区发展,到底是快一点铺满项目,还是宁缺毋滥,慢慢来?”在采访中,周永超这样说:“我看还是慢慢来,不着急。”
“不着急”几乎成了周永超的口头禅。周永超说,我们这家工业区已有10年历史。10年间,招商理念、发展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发现“缓招商”更能推动“稳发展”,这也是工业区转型升级表现。周永超说,过去看着还不错的项目,用现在的准入门槛来看,就需要关停并转,“甚至有在谈判期内的项目,随着理念的更新,一比照觉得条件不过硬,只能中止、劝退”。
金山工业区总经理王明法也告诉记者,从今后的趋势来看,在产业领域,园区要想提升项目的质量,必须把每年的招商项目数量控制住。目前每年的新增项目数控制在20个左右,明年打算进一步控制在10个左右。他说,园区为了做到这一步,正在摸索建立相应的项目评价体系,一方面提高园区的招商门槛,一方面清理园区内的落后产能,比如,园区针对部分企业设备老化、产能落后、安全隐患突出的现状,排摸出113家作为后3年关、停、并、转对象,列入清理“黑名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门子、英格索兰、台湾旺旺、双汇大昌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金山工业区,“这些企业看重的就是园区发展理念、发展前景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王明法说。
现在不少产业园区都碰到了发展“快与慢”,招商“多与少”的转型问题。周永超说,以往不少园区贪图尽快找来项目,把土地用完,如今才发现,对于土地资源来说,实际上是“剩者为王”。因此,在发展中,金山工业区坚持住了一条:宁可少些,但要好些。
以金山工业区内的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为例,经过两年多的开发,落户了近10个项目,投资额近30亿元,“这个速度不算快,但是企业来一个活一个,还能带动一个产业链。”周永超说,在注重产业发展之外,园区在规划设计之初,就注重环境与产业和谐共处、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协调共生,“我们希望能够在产业选择、城镇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走得更稳一些,探索出一条基于生态文明要求的园区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