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实验站——
变与不变贵坚守
本报记者 刘松柏

在距湖南衡阳83公里处的322国道旁,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岔道,拐入岔道,前行约600米,便是国家级重点野外台站——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

今年60岁的秦道珠,退休前是实验站的副站长,已在站里工作了32年,对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他指着进站的路告诉记者,“这条水泥路,过去是泥巴路,2007年才开始修建,2010年时交付使用。”

“喝的是泥巴水,住的是土砖房,度的是单身日,干的是农家活……”这是祁阳站科研人员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已铺上了水泥路,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住上了新楼房。2005年来站的大学毕业生黄晶笑着说,“比起过去,现在我们真幸福。”

变化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也体现在人才队伍的改善上。黄晶之后,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刘淑军来了,从中国农科院毕业的研究生蔡泽江和张路也来了,实验站增添了新生力量。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秦道珠心生感慨,“以前,5年没有招到一名大学生,我们心都凉了。现在,我们的事业终于后继有人了。”

科研条件和人才队伍的改善,使祁阳站的科学研究进入了新境界。最近两年,祁阳站先后承担了不同种植模式生态效果定位试验、农田地力形成与演变规律及其主控因素(973项目)、绿肥和稻草还田定位试验等多个科研课题,科研领域也大大扩展了。

这里的变化实实在在,这里的坚守也真真切切。

在红壤实验基地,田间地头可以看到不同的定位实验区都立有标示牌,上面记载着这块区域的实验内容和开始时间。记者发现,其中水稻丰产因子长期定位实验至今已持续31年,红壤旱地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定位实验至今已持续23年……祁阳站站长张会民说,“迄今为止,持续20年以上的长期定位试验有8个,积累观测数据100多万个。”这些数据为国家制定农业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土壤观察实验有时甚至需要上百年时间,这需要一代又一代农业科研人员的不懈坚守。”刘更另、徐明岗、秦道珠、文石林、王伯仁、高菊生等科研人员,都在站里一待便是二三十年。

正在采集土壤数据的王伯仁副研究员告诉记者,野外长期观测实验非常艰苦。有的实验需要每天观测一次,长年不间断;有的实验在作物生长季节需要每小时测一次数据,24小时不间断;特别是播种、施肥、收割期间,非得亲力亲为不可,加班加点。“我们最忙的时候,早晨四点半便去地里取样,不吃早餐,要取到下午六点。”王伯仁说。

“苦和累,我们都扛得住。”站里的科研人员“晴天一顶帽,雨天一身泥,赤脚一双走田间,春夏秋冬不得闲”,每年在站工作时间都在300天以上,他们坚持下来了;一年一万元左右的收入,有时甚至发不出工资,科研经费也不够,他们坚持下来了;这么艰苦,又发不了文章,评不了职称,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最困难的时候,也有想走的冲动,但一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想到老站长刘更另院士的嘱托:‘只要长期坚持,一定能看到曙光’,我们就有了长期坚持下去的动力。”张会民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