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作品呵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金 波

当前,我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迎来了黄金时期。1978年,全国只有中国少儿出版社和上海少儿出版社两家专业出版社,少儿作家近20位,每年出版的少儿图书只有约200种。现在,我国已有32家少儿出版社,每年出版少儿读物3万多种,仅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少儿文学作家就有900多人,如果把各省区市的儿童文学作家包括起来那就更多了。和30多年前对比,我们有了长足的进步。

从事儿童出版和儿童创作的人常说这里是一片净土。但是当净土变成沃土,吸引更多人到此耕耘的时候,就要警惕有人会播下杂草的种子,长出良莠不齐的作物。孩子们缺乏识别能力,这些东西都可能被他们接受。我希望孩子们在这片净土、沃土收获的是滋养心灵的营养品,而不会误食假冒伪劣、甚至有害的食品。所以,我写作时非常谨慎,争取写下的每个字都是一颗优良的种子,力求能结出饱满的果实。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这片净土,要在这里多播种优质的种子,要勤奋地耕耘,特别是要把这片净土、沃土管理好,把最优质的产品奉献给孩子们。

我们的小读者是小树苗,不是摇钱树。随着全社会逐渐形成阅读风气,家长们舍得花钱买少儿读物,少儿图书市场也随之扩大,有了较大的利润空间。于是有些人就把孩子们当成了摇钱树,向他们倾销不太好的图书产品,或者提高书价,把手伸进孩子们的口袋掏钱。不良书商赚取了利润,但孩子们和家长们不仅损失了钱财,还赔上了比钱财更宝贵的身心健康。因为我们知道孩子们好奇心重,但又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一旦沉溺在凶杀、恐怖、色情的内容当中,就会在宝贵的童年时代失去纯真的品质,失去纯正的审美趣味,失去陶冶情操的大好年华。

少儿图书面对的是一群纯真的孩子,他们还在成长。为孩子们写的作品,应该教给他们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引导他们有向善的心灵,有求真的理想。寻美、向善、求真,这是我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和规范,也希望所有为孩子们服务的人都要有这样的胸怀。

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好习惯,是人生最重要的第一课。一定要用好图书去培养好读者,劣质低俗的书只会让孩子们滑进低级趣味中。我跟孩子们说,见到的没见到的,在书中和你们相会。这就是说,当孩子们读一首诗的时候,是去体验诗的意境;当孩子们读童话故事的时候,要学会关心书中人物的命运;当孩子们读一篇美文的时候,要培养他们热爱母语的感情。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责任感,不能草率,更不能贻害我们的小读者。我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者,是整个出版优秀少儿读物链条当中的一环。我将自觉守望我们的文化传承,努力践行为儿童创作的社会公德,用自己的作品,好好地呵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系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有童话《乌丢丢的奇遇》、《追踪小绿人(三部曲)》,诗集《让太阳长上翅膀》,散文集《和树谈心》等70余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