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长城”守护万里长江
本报记者 魏劲松 通讯员 赵 辉
湖北洪湖市境内的135公里长江干堤两旁防护林防蚀固土,维护着堤坝安全。 周卫平摄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过去每当江水横溢,长江干堤荆江段便险象环生。近年来,长江流域开始了植树造林、绿化国土行动。在低洼地,在滩涂里,在沟渠边,在村屯上,在道路旁……见缝插“绿”,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凸显

近日,记者站在湖北省洪湖市长江大堤,只见长江就像一条被征服的巨龙,锁在坚固的干堤内,逶迤向东而去。干堤内外的防护林如永不断裂的绿色绸带,依偎、守护着堤坝,给沿江居民带来安逸。

荆江险中险,洪湖重中重。按照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示范经验,从2006年起,洪湖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植树造林,对实施洲滩招租造林的,市政府按每亩1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对积极参与绿色家园建设的,给予林业项目支持。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洪湖市林业局局长李泽兵介绍说,近5年全市累计造林更新面积24万亩,每年90%以上的造林面积由造林公司完成。全市民营造林公司发展到16家,并成立5个林业专业合作社。目前,洪湖市林地面积达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1%。

洪湖市只是我国打造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绿色长城”守护万里长江的一个缩影。上世纪80年代末,为抵御风沙灾害,减少水土流失,构建完善的流域防护林体系,我国启动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多年来,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工程累积造林1055.8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防护林体系不断完善,改善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地区的森林植被得到迅速恢复,森林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的防护功能有了较大的提高,长江流域生态面貌明显改观。据湖北省林业厅厅长刘新池介绍,湖北省2001年至今累计完成植树造林480万亩,使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7%,蓄积量增加了2000多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实现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由6.0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5.09万平方公里,下降比例为15.4%,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恶化的局面。

有数据表明,长江流域防护林一期工程使项目区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4.07亿吨,二期工程项目区土壤侵蚀量每年再减少2.29亿吨。各地在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实施中还创新造林模式,实行“林水结合”、“林路结合”、“林禽结合”、“林药结合”、“林农结合”的模式,不仅拓宽了林业发展的空间,发挥了工程的防护功能,而且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当地农民的“聚宝盆”。安徽省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经济型防护林,酥梨、红富士苹果、葡萄、石榴、板栗、柿、枣、笋用竹等经济林的总规模达2万公顷,按平均每年每公顷产值4500元计算,年产值达9000万元,年纯收益2000万元以上。

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的实施,还逐步完善了省、市、县、乡四级林业服务体系。同时培养了大批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推广应用型人才,有效地促进了林业建设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湖北省自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共培训林业技术人员30万多人次,各地纷纷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造林服务队,实行林业站技术下乡服务制度,加强对广大林农的指导和技术服务。

7月10日,国家林业局宣布启动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第三个10年蓝图。据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王祝雄介绍,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三期规划建设范围包括长江、淮河、钱塘江流域的汇水区域,工程覆盖17个省区市的1026个县(市、区),总面积达220.61万平方公里,到2020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达39.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