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民全运 延续精彩
——写在第十二届全运会闭幕之际
本报记者 李盛丹歌 张允强

武术、艺术体操、花式跳绳和踢毽……这些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健身项目,9月12日下午在第十二届全运会闭幕式上纷纷亮相,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欢呼。没有华丽的舞美灯光、没有声势浩大的歌舞表演,本届全运会闭幕式延续开幕式全民健身展示的风格,充分体现了“全民参与、回归体育、节俭朴素”的办会理念。

按照节俭办会原则和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仪式部分取消了颁奖环节,直接宣布比赛成绩和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名单。

全运会的筹备及竞赛阶段,节俭于细微处,却不仅是“少花钱”。相关负责人表示,节俭反对的是铺张浪费,严格控制的是不合理支出,全运会却不会因此而降低标准,减少服务,要让每一笔财政投入都物有所值。

惠民生同样也是本届全运会的最大特点。4年来,辽宁省广泛开展各类群众健身项目,主赛区沈阳市的群众体育设施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运会的顺利举行,更是调动了辽宁人民投入健身、共享运动快乐的行列中来。

与此同时,辽沈大地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比赛期间,辽宁省以一流的场馆设施、一流的竞赛组织、一流的服务保障,为体育健儿们搭建了激情表演的大舞台,为来宾提供了周到热情的服务。

整个赛场上,运动员们凭借精湛的技术、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断挑战自我,为观众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飞碟运动员高娥以51岁年龄奋力拼搏,夺取冠军,体现了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四川代表队帆板运动员马娇放弃比赛救助落水的辽宁运动员,得到广泛称赞,被誉为“最美运动员”;热爱运动、坚强乐观的澳门失聪铁人三项运动员许朗,身有残疾但仍坚持参加自行车比赛的刘馨阳等等,在她们身上都体现出了良好的体育精神和道德以及积极向上、挑战自我的精神风貌,是全运会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相融合,第十二届全运会本着“节俭办会”的理念,为全国人民呈现了一场“精炼、精致、精雅”的盛会,也树立了“全民参与”的样板,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十二运赛区总督导刘清早说,“全运会传承发展的核心是文化,开闭幕式、火炬接力、吉祥物等元素都是构建文化的重要部分,把这些符号相互联系到一起,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认同。然而文化的形成需要规范,有专业的运营团队、有管理团队,只有以人为本、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为核心才能真正成为全民喜爱、全民共享、全民参与的体育盛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