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做大港口到做强港城

码头作业区,塔吊林立,货轮穿梭;东疆人工沙滩,游人如织,天蓝水碧。这是一个港口呈现的不同面貌,这是一个港城展现的和谐画卷。

2012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77亿吨,在世界港口排名中位居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达1230万标准箱,世界排名第11位。这个在淤泥质滩涂上崛起的我国最大人工港,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大港的行列。

“港口资源是天津的核心战略资源和最大优势,要深入做好港口这篇文章。”天津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说。

围绕中央对天津提出的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的目标,天津港正在加快向功能多元化港口和“两型”港口转型。

港口:向蓝色经济多元拓展

去年10月17日,天津港度过了重新开港60周年的纪念日。60年中,天津港的发展呈现一条加速度的曲线:突破1亿吨,用了整整49年的时间;而实现1亿吨到4亿吨的跨越,只用了9年。

1952年重新开港时74万吨的年吞吐量,现在只用半天多时间就能完成。

在南疆港区,记者遇到了正在指挥装卸作业的全国劳动模范、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公司操作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孔祥瑞。他说,截至今年7月,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已达2.9亿吨,全年将突破5亿吨,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趋势。集团公司正着力于加快转型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转变。

煤码头公司是天津港装卸业的骨干企业,主要从事煤炭的装船业务。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市场供需倒挂,煤炭作业量一路下滑,公司2009年度亏损达8000多万元。严峻的形势倒逼港口进一步迈出转型升级、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步伐。“过去我们关注的是‘四大货类’,现在关注的是‘四大产业’。”孔祥瑞说。

2008年,天津港确定了港口装卸业、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和港口综合服务业的发展框架。经过几年努力,目前港口装卸业以外的其他3大产业在天津港总营业收入中占比达到三分之二,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身处港口装卸业“红海”的煤码头公司通过多元化找到了市场的“蓝海”。过去公司所做的是把加工好的原煤装船出海。2010年,他们通过技术工艺改造,在原有翻车机系统中增加了破碎筛分功能,可以将原煤加工成不同规格产品再装船出海,既方便了客户,也获得了新的利润增长点,煤码头公司当年实现扭亏。

集装箱是港口装卸业中科技含量最高的货类。适应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天津港集团下属的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辟建了“网络码头”,把现实的码头业务搬上了互联网、装进了手机里,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得到“一站式”服务。

“转型升级不仅是天津港集团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天津市整体战略布局的需要。我们必须加速培育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服务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和自由贸易功能。”天津港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丽丽说,天津市委、市政府将天津港定位为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港口,对港口经济的多元化、集群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断完善港口功能、打造多元化产业集群,是天津港集团新一轮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坐落在东疆港区南端、气势恢宏的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投入使用仅3年,市场爆发性的增长印证了消费升级的巨大潜力。“乘坐邮轮旅行真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邮轮经济肯定有巨大的商机!”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办公室主任宁芳说起不久前自费参加的一次邮轮旅行,依然兴奋不已。仅2013年前8个月,天津港就接待国际邮轮52艘次,进出境旅客17.5万人次,远超去年全年人数。

港区:与500万平方公里无缝对接

距离天津港1300公里开外,“石嘴子”100多年前就曾以“水旱码头”著称。如今直通天津港的惠农陆路口岸,“把港口建在了客户的家门口”。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内陆货运站,无水港设立在内陆地区,却具有通关(检)、订舱、箱管、仓储、运输等服务功能,设置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机构,聚集船代、货代、银行、保险等航运要素,通过陆路运输通道与港口对接,成为船公司签发提单的起运港与目的港。

无水港破解的不仅是无水港所在地的物流瓶颈。不久前,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省区签署协议,共同以惠农陆路口岸作为物流中心,12个内陆省区市全部实现了进出口货物的陆海联运,得到“一次报检、一次报关、一次验收”的便捷通关服务。

对外开放与对内开发相结合,把港口的口岸功能延伸到内陆地区,实现腹地经济与港口功能无缝对接,天津港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向外看,天津港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向内看,天津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市;其服务和辐射的范围包括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总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

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港口已不仅仅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只有将广阔的腹地和港口的优势结合起来,成为全球资源的配置枢纽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

近几年来,天津港已在内陆省份建设了23个无水港,其中投入运营14个;2012年,天津港无水港的操作量同比增长了15%。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天津港已经拥有经阿拉山口、二连浩特及满洲里的3条陆桥运输通道。按照规划,天津港新亚欧大陆桥最终将形成“两桥、三口、四通道”的总体构架。届时,天津港将以铁路线串连欧亚大陆40多个国家,通过快速的海铁换装,缩短物流空间以及时间距离。

“与广阔的腹地无缝对接,相当于我们把150多平方公里的港区扩大至500万平方公里。” 天津港集团公司总裁郑庆跃说,天津港将通过进一步完善物流网络的建设,推进港口功能、口岸功能、东疆保税功能向内陆腹地的延伸,把无水港进一步发展成为天津市与中西部区域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飞地。

今年初,天津港集团与石嘴山市政府签署合作意向,依托惠农无水港建设宁津物流园区。“我们希望探索出一套从物流节点向物流园区乃至生产园区转型的成熟模式,再逐步复制到更多的内陆无水港,促进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天津港集团公司集装箱业务部部长马全胜说。

港城:在互动中和谐生长

海风徐徐吹来,金黄色的沙滩,湛蓝的海水,五彩的遮阳伞四下绽放,游人的欢笑嬉闹声阵阵传来。“这里越来越像真正的海了。”站在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滩上,天津港集团副总工程师刘欣禁不住感慨,“过去,带着客人走到海边了,人家还一个劲儿地问大海在哪儿,因为海水含淤泥多,看起来就像黄泥汤子。”

在天津港工作的10多年间,刘欣亲历了天津港总体布局规划的制订和两次修编:作为全国第一部沿海港口规划,1987年开始实施的天津港总体布局规划初步勾勒出天津港倒F形的轮廓;2002年天津港口规划第一次修编,是在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滨海新区建设启动的背景下进行的,同时天津港吞吐量也已突破亿吨大关,规划的重点从泊位的增加转变到功能的拓展,东疆保税港区的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到2012年启动港口规划第二次修编时,东疆港区30平方公里已全部成陆,这次修编明确了天津市沿岸的“一港八区”布局,更重要的是增加了40多平方公里的东疆二岛规划。“天津港正在从一个物流节点的概念,向着和谐港城的方向发展。”刘欣说。

如今,纳入天津市“双城双港”整体规划布局,天津港港区陆域面积仍在扩大,码头岸线仍在延长。规划图上,东疆二岛从东疆保税港东北侧向海里继续延伸,与东疆一岛围合成反“C”形状,就像给渤海湾系上了一块玉珏。5年内,东疆二岛计划投资600亿元,填海造地42平方公里,与东疆一岛一起,将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工岛屿和保税港区。这里是未来天津由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升级的空间载体。

在天津港采访期间,适逢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原则获批的消息传来,天津港上下倍感振奋。天津港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部副主任孙彬说,根据国务院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天津港一直在努力推进东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发展。

经过10年开发建设,东疆保税港区10平方公里已经封关运作。作为国内面积最大、政策最优的保税港区,已经吸引了上千家企业入驻,国际中转、现代物流、进出口加工制造、融资租赁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东疆保税港区以高端航运物流、融资租赁、国际贸易等为代表的区域主导产业快速壮大,口岸功能加速拓展。

随着东疆北防波堤工程的开工建设,一个承载着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使命的国际化港城正在浮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