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柳州:“数字园区”叫响“柳州智造”
本报记者 童 政 通讯员 朱新华

“两化”融合使广西柳州市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效益增值转变,通过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制造技术与能力提升、精益生产与精益管理、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工业物流与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渗透和融合,“柳州智造”品牌极速提升,新型工业化的柳州特色越发明显

柳州是中国西南的工业重镇,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广西的四分之一。今年4月,柳州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高分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试验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柳州正式步入第二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行列,“两化”正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迈进。

广西糖网的创新模式,是柳州“两化”融合的一个缩影。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2年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名单中,在柳州设立的广西糖网在工业电子商务名单中列第3位,获得了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称号。

广西糖网董事长胡诗科说,这是国家层面对广西糖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模式在“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成果方面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广西糖网创新采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服务模式,整合了食糖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物流等资源,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信息化网络的融合对接,实现了“网上交易,就近提货”,让食糖购销更简单,吨糖购销成本降低了15元,每年直接为工商企业节省上亿元购销成本。企业销售模式向信息化的转变,带动了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

在“两化”融合中,柳州市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携手三大电信运营商投入20亿元推进3G无线宽带及通信网络建设,加快“数字园区”建设,鼓励信息服务商与制造企业合作推进“两化”融合;在洛维工业集中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以应用电子产业为主导,打造年总产值50亿元的汽车电子、数控机床、智能电网等应用电子产业集群,推进柳州汽车城、柳南机械产业园智能工业园区建设。

“柳州市通过实施支柱产业信息化提升工程、优势产业信息化促进工程、新兴产业信息化拉动工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节能减排信息化深化工程,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制造技术与能力提升、精益生产与精益管理、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工业物流与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渗透和融合,打造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工业产业的不断壮大与结构的优化调整。”柳州市工信委主任牛继昌说。

例如,柳工集团为配合其国际化战略,实施了柳工国际化运营平台项目,有力地支撑了其海外业务的拓展,目前柳工已成为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水平领先的企业,2012年在国内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海外销售同比增长10%,出口销售收入占整体销售收入的30%。

通过“两化”融合,2012年柳州企业研发周期平均提高30%,生产效率平均提高11.2%,新增广西信息化应用企业130家,总数达到294家,位居全区第一。80%以上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通过网站进行信息的发布,40%实现管理生产的信息化应用。目前,超过70%的大中型企业应用信息化技术,其中柳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化等企业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通过信息化带动,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柳钢、上汽通用五菱先后进入500亿元企业行列,汽车产业成为广西首个市级千亿元产业,柳州汽车产业园区成为广西首个千亿元园区。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数达785家,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达86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达43家。

“经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柳州已形成了以汽车、钢铁、机械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其中,汽车、钢铁、机械产值占全市的67.1%。作为传统产业比重大的一个老工业基地,这么多年来柳州的这些产业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发展越来越好,竞争力越来越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化’融合改变了产业的传统生产和管理模式,使其焕发新的生机。”牛继昌说。

目前,柳州市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达到80%以上;先进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大中型企业90%以上应用CAX技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0%实现管理信息化,30%实现产品设计研发和流程控制信息化;拉动提升了产业链上下游300家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提高10%,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提高3%,生产效率平均提高11.2%。

“两化”融合使这座工业重镇的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效益增值转变,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向“543”优化升级,汽车、机械产业先后成为2个千亿元产业,培育出广西柳州汽车城和河西机械工业园2个千亿元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柳州智造”品牌极速提升,产品制造数字化、行业生产协同化、企业管理精益化、园区服务网络化、节能减排智能化及工业服务系统化初步形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