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续写“绣在身上的史诗”
本报记者 陈 颐
苗绣绣片,传递着历史的信息。 陈 颐摄

在贵州民族民俗博物馆,收藏着许多历经上百年却依然艳丽如新的珍贵苗绣,也珍藏着苗族人民经历过的时光。

“苗族是我国人口列第四位的少数民族。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女人们就把心情与民族审美绣成瑰丽的绣片,制成绣衣穿在身上。因此,人们将苗绣形容为‘绣在身上的史诗’。”曾丽,一位苗绣收藏家和苗绣研究者,向记者讲述起她与苗绣的故事。

曾丽的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曾到贵州采风,拍摄了许多记述苗寨风貌的图片。2010年,曾丽踏着父亲的足迹回访这些地方,但父亲镜头里美丽的“苗女”们已经不在,只剩下了老爷爷、老奶奶留守在寨子里面,年轻人都已经外出打工了。一天,一位老奶奶把曾丽请到家里,拿出了一套儿媳妇从城里为她花700多元购置的机绣的苗族盛装。老奶奶说,她用毕生精力手工缝制的苗族盛装已经被出售了。

这让曾丽深感遗憾。后来,在她收集苗绣的过程中,又常听到五六十岁的苗族妇女说,“我们已经绣不好了”,“我的眼睛看不清楚了”;三四十岁的则说,“我们都不大会绣了,只绣得出几种”;姑娘们说得更干脆,“不会绣了,我们要上学,要打工,只有妈妈才会绣!”谈起这些,曾丽黯然神伤,“现在再想收购到精美的老绣片已经很困难了。老人们眼花、手抖,拿不了绣花针了,年轻一代学习者寥寥,很多绣法都已渐渐失传。苗绣绣片中的图腾也渐渐很难有人再读懂了”。

看着苗绣那奇异瑰丽的色彩和图案,追忆着绣线与银针所凝聚的古老历史与艰苦岁月,曾丽实在难以面对这美丽的“史诗”有失传的危险而无动于衷。于是,她开始了挽救苗绣的行动。

对于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影像记录是最直接的。因此,曾丽与佳能公司合作,用影像技术采集并整理了一套苗族非遗影像数据库,捐赠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用于未来的保护研究和传承。

在保护的基础上,曾丽也思考着,如何在古老的苗绣中挖掘出现代价值,使其重新焕发光彩。最终,她将苗绣中的文化元素用于制作丝巾,品牌英文名为“miao's tale”,翻译为“苗疆故事”。这些带有浓厚苗族风情的丝巾很受市场欢迎,每一条售价超过2000元。丝巾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苗绣、喜爱上苗绣,同时,其销售收益也维持着苗绣博物馆的运营。

现在,曾丽和那些热爱苗绣文化的人们正在筹划一项公益事业,其核心是在苗乡创建“技艺传承学校”,以促进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曾丽说,“我想让那些为摆脱贫困而远走他乡的的年轻一代重归故里,在学习传统苗绣技艺和文化的同时告别贫穷,让她们得益于刺绣并乐于刺绣,还苗绣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