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军区总医院外科大楼大厅里,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总医院院长李素芝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讲述他对医院发展的美好畅想。这时,一位藏族患者迎面走来,双手合十向李院长深深施礼。李素芝握住他的手亲切询问,“出院了?费用全免了吗?”“全免了!”他叫才旺桑旦,来自那曲牧区,因胸部创伤住院,4万多元费用全由总医院“埋单”。
2007年以来,西藏军区总医院减免贫困患者费用、实施医疗扶贫每年都在5000万元以上。这么多钱从哪里来?总医院政委唐明文说得明白,“基本上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针尖上每年“抠”出20余万元
一根手术缝合线2元。然而,麻醉科主任陈普望告诉记者,他们每年从微不足道的缝合线中能“抠”出20余万元。
过去,医生和护士在手术时穿针引线,都是按教科书要求用手指打结,每缝一针都留有较长的线头,一根线只能缝一针,剪下的线头就成了垃圾。
每天都参与手术的麻醉师们经过反复试验,发现用止血钳打结,线头会留得很短,一根线可以缝五六针。“全院平均每年手术5000台,按照每台手术平均缝合30针计算,用手打结‘一针一线’要用30根线,改用止血钳缝合只需6根,节约24根,一台手术节约48元,一年就能从针尖上抠出24万元,足够挽救8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生命。”针尖上的“账”,副院长黄跃算得很清楚。
不仅针尖上能抠出几十万元,总医院的抠钱之术也多有科技含量。
2002年,总医院自主研制抗高原病红景天药物,在提取药用成分红景天多苷后,“抠”惯了的药物制剂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看着“堆积如山”的药渣突发奇想,这里面还能“榨”出钱来吗?进一步研究发现,残料中含有一种红景天鞣质,具有止泻功效。几名专家集智攻关开发出“景天止泻胶囊”新药,深受患者好评,10多年来创造经济效益120多万元。
就这样,从2007年起,总医院每年“抠”出4000多万元。
“聚沙成塔”建起一流医院
2012年初,院党委审批医疗物资采购订单,发现多个科室同时申请购买相同医用设备。西藏地广人稀、病人流量不大,能否统筹整合全院通用医疗器械资源,避免重复采购、设备闲置呢?不久,设备租赁中心成立了。从监护仪、氧气瓶、呼吸机,到轮椅、手术推车,全院通用器械、设备实现集中管理,各科室根据需要申请使用。自此,设备利用率明显提高,器材购买率下降三成,节约采购费、维修费达100多万元。
“统筹”省钱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总医院相继开工建设外科楼、内科楼、医技楼和门诊楼。盖楼就得挖地基。院领导盯上了野外训练的某工兵团,请工兵团到工地以工代训,4个基坑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亲兄弟好算账,比预算少花337万元。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粗略统计,近几年仅营院建设就节约经费1.2亿元。
“‘针尖’上省下的钱,就要用在‘刀尖’上,以‘西藏第一、西南领先’的标准抓医疗设施建设,在雪域高原建起为民惠民的一流医院。”这是李素芝与同事们的心愿。为了这个梦想,医院党委舍得“一掷千金”。
2011年,外科大楼落成。装修重症监护中心病房,设计单位建议按常规使用普通材料。“重症监护中心是保证高原军民生命健康的最后堡垒,装修选材必须坚持最高标准!”医院党委最终选用目前国内最好的抗菌环保材料。500平方米的重症监护中心,装修耗资超过千万元。北京来的业内专家赞叹,“如此先进的病房,在内地也不多见!”
10多年来,总医院用牙缝里抠出来的钱引进了先进医疗设备,各类医疗设备总价值达2亿多元,走在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前列。
为广大农牧民和僧尼雪中送炭
西藏军区总医院“一笔勾销”藏族患者格桑旺久40万元医药费,在雪域高原传为美谈。2012年10月初,55岁的格桑患上了重症胰腺炎。医院组成最强阵容进行救治,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该出院了,可看着账单上40多万元的费用,格桑傻了眼,“就是把我卖了也还不起这笔钱啊!”正当他愁肠百结之际,院党委决定将他的费用免除。一身轻松的格桑走出总医院大门,突然转过身来,匍匐在地,冲着“西藏军区总医院”牌匾一个长头磕了下去,“共产党,解放军,就是活菩萨啊!”
勤俭办院,节约惠民。2007年以来,西藏军区总医院不仅把每年“抠”出来的4000多万元毫无保留地用于医疗扶贫和义务巡诊,还倒贴医疗收入上千万元。至今,医院给“孤寡贫残”人员和寺庙僧尼发放免费医疗卡2.5万多张,定期上门送医送药,为广大僧俗群众解除病痛。10多年来,免费服务超过195万人次。2000年后,他们又启动“白内障复明”、“心脏康复”、“肢体残疾儿童矫治”等惠民工程,免费为4000多例白内障患者、32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20名肢体残疾儿童实施手术,仅先心病手术一项,医院就已补贴9000多万元。
“我们用精打细算抠出来的钱为西藏广大农牧民和僧尼雪中送炭,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赢得他们对党和解放军的一片真心,值!”李素芝的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