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视500强榜单的不足
吴睿鸫

刚刚发布的201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我国企业综合实力继续提升。比如,上榜企业营业收入门槛由去年的175.06亿元提升至198.67亿元,增幅为13.48%;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达到123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达到86家,且排名也更加靠前。

但倘若仔细研究这份榜单,可以发现其背后存在许多值得反思之处。首先,从企业所属产业特点看,入围企业大都集中在传统产业,而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信息产业鲜见入选者。特别是上榜最多的石油、金融等6个行业,大都属于资源性垄断和政府管制行业,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模式与全球领先企业存在较大距离。

再深入看,入选的500强企业,有216家企业净利润出现负增长,亏损企业由13家增至43家,7家企业亏损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制造业领域,净利润同比减少了17.47%,连续两年下降,且下降幅度比上年扩大了3.81个百分点。与此形成天壤之别的是,5家国有商业银行营业收入总额只占500强总和的6.2%,但利润却占到35.6%。与去年相比,商业银行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利润鸿沟”不断扩大,令人担忧。金融业是服务实体经济的第三产业,其利润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体企业。倘若金融企业利润过大,甚至以实体经济的亏损为代价,不仅会打击实体企业积极性,反过来也会影响金融业利润的可持续性。

此外,海外营业收入超过30%是企业具有国际经营能力的标志,但达到这一水准的中国企业目前只有25家,并且大多以贸易和中间产品为主。据统计,2013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只有13.98%,不仅低于2013世界100大跨国公司的61.06%,而且远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37.91%的水平。显然,大多数中国企业500强仍旧没有真正成为国际化企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