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性看待不良贷款反弹
□ 吕志强

商业银行出现的不良贷款反弹,是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信贷质量的温和波动,属于信贷正常运行中出现的时点动态,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必然“阵痛”,既不可放松警觉,也不必过度恐慌

银监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继续上升至53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6%,连续7个季度反弹。值得关注的是,浙江、江苏、山东的不良贷款余额约占全国不良贷款总量45%,且上半年新增310亿元,占全国新增总量60%多。有观点认为,这些迹象表明,不良贷款风险正在聚集,并加速向部分东部发达区域蔓延。笔者认为,对不良贷款的反弹应理性看待,既不可放松警觉,也不必过度恐慌。

首先,不良贷款出现反弹,并不必然表明信贷运行失常。在我国经济处于增速放缓、转型加速时期,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压力随之增大,不仅合乎常理,还从一个侧面证明银行承受风险能力与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匹配。从浙江、江苏、山东的情况看,外向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多,受外部市场需求萎缩的冲击较大,加上自身调整转型“阵痛”,原本正常运行的贷款难免滋生不良苗头。另外,这3个省前几年银行信贷总量和增量巨大,当地企业往往采取“抱团互保”的模式,都容易导致不良贷款风险更加明显。

其次,不良贷款持续反弹,某种程度上表明我国仍处于前期调控政策的消化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一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09年和2010年,我国银行贷款出现快速增长,同时货币资金的配置效率却在走低。数据显示,2008年末,我国GDP/M2为0.63,而去年末降低至0.53,这表明每1元货币投放形成的增加值大幅下降。货币资金生产效率的下降,反映出实体经济收益难以覆盖生产成本,这就不可避免地藏匿着不良贷款风险。

笔者认为,当前商业银行出现的不良贷款回潮,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是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信贷质量的温和波动,属于信贷正常运行中出现的时点动态。

那么,此轮不良贷款回潮是否会导致区域性甚至整体性金融风险失控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国商业银行业经过改革发展已具备了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和实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持续10年“双降”,目前已经降到1%以下,远低于国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具体看,银行的信贷投放比较分散,没有过多地集中在某一类高风险产业上;贷款的保障比较充分,大部分贷款具有抵质押保证,还款来源比较充裕;商业银行均有充足的风险拨备,足以应对风险;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全面落实,有利于遏制和缓解不良贷款反弹。若今年我国GDP增速实现7.5%的预期目标,不良贷款率不但不会出现大幅攀升,还有可能止升回落。

以浙江省为例,该省上半年GDP增长8.3%,尽管当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于全国高位,但已开始回落。数据显示,6月末与5月末相比,该省不良贷款余额减少29.8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0.06个百分点,开启了近32个月来不良贷款“双降”态势。

尽管不良贷款的风险处于管控之中,但不能丝毫放松警觉。要警觉企业与银行通过“借新还旧”暂时掩盖不良贷款的“默契”;警觉东部地区过剩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时“转嫁”贷款风险;警觉中西部地区不良贷款风险滞后期的集中暴发。因此,商业银行要在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同时,全面加固风险屏障,进一步健全风险管控体系,努力提升风险管控的能力和水平。眼下要着力做好三条:一是贷款五级分类自查常态化,对风险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性和资产质量真实性。二是不断完善与风险挂钩的绩效考核长效机制。三是加强银行间协调,避免抽贷过度集中、处置“急刹车”引发新的风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