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8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寨处处飘欢歌
——贵州天柱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素描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龙胜洲

这个夏天,每当夜幕降临,贵州省天柱县城都会出现一道新风景:数千男女老少,身着民族服装,聚集在金凤文化广场唱苗歌,对侗歌,散步、看灯、赏月,连郊区居民也乘上公交、骑着摩托前来享受欢乐时光。

金凤文化广场位于天柱县城区的鉴江河畔,总投资1280万元,建设面积约56000平方米,是目前贵州省黔东南州最大的群众活动广场。

建设这个广场曾引起过争议:这么大一块地方,就供老百姓跳舞唱歌,是不是有点太不划算了?要是用于商业开发,不知道能赚多少个金罐银罐呢!

最后,天柱县委、县政府拍板:就建广场!因为在他们看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不能只看GDP的增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提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金凤广场并不是孤例。近几年,天柱县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大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改过去城乡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几乎为零的落后面貌,形成了“城市有广场,乡镇有乐场,村寨有歌场、组户有舞场”的城乡文化活动崭新格局。

随之改变的不仅是多了几个活动场所,还有人们的思想。前些年,由于户外活动场地缺乏,天柱县城居民及周边农民文化生活单调,靠打麻将、打牌消遣。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该县提出“文教兴县战略”,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民族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他们在县城留足2600亩空地,打造“三星岩文化产业园区”,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北部侗族民族风情为建设主题,建设民族歌舞休闲广场、文化交流中心、苗侗民俗文化村等。同时,该县还精心构建清水江文化旅游长廊,充分挖掘沿岸的古村落、古民居、古渡口、古歌场等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歌舞、服饰、工艺品等特色品牌,推进“侗族文化旅游圈”建设。

目前,天柱县先后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民族文化家园”、村级活动广场等20多个,“农民文化家园”18个、农家书屋60多个,政府支持、农民自费修建的村组歌场舞场等活动场地20多个。另有180多支农村民族业余文艺队伍异军突起,唱侗歌、演阳戏、玩龙、跳舞各有去处,山寨处处充满着快乐吉祥。

有了文化活动场所,人们纷纷从麻将桌上、游戏厅里走了出来,参加唱歌跳舞、看灯赏月。秧歌舞群里的吴大妈开心地笑了,“早晚出来唱唱跳跳,开开心心,身体健康,不用花钱治病,不用出钱打牌,拥有快乐比拥有沉甸甸的金罐银罐更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