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8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待投资不可矫枉过正
李 宁

发展需要投资、消费、出口等驱动力的有机平衡,过于倚重或彻底放弃其中任何一种动力都不可取。对政府适度引导参与投资,特别是加大民生领域、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合理性,不可全面否定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出现一定程度放缓。对此,是否应该出台新的以投资为主的稳增长政策,成为市场热议话题。其中,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政府不应再出台任何鼓励投资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因为一旦政府重启投资计划,就会回到过分依靠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不利于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应该说,这种认识吸取了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深刻教训,看到了盲目的政府投资容易导致效率低下等弊端。但因此而全面否定投资的作用,否定政府适度引导参与投资,特别是加大民生领域、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合理性,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仍处发展中阶段,且发展不平衡的经济体来说,需要投资、消费、出口等驱动力的有机平衡,过于倚重或彻底放弃其中任何一种动力都不可取。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方向适度加大引导投资力度,显得必须而紧迫。

首先,投资由需求推动引导,需求通过投资满足实现。理论上讲,适度超前的投资会刺激释放居民消费,所以很多国家在经济低迷时会选择加大投资。当然,这种投资如果过多依靠长官意志,容易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扭曲资源配置信号,成为导致产能过剩、通货膨胀乃至滞胀的导火线。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看,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对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民生工作等存在现实需求。适当加大政府对这些地区和领域的投资力度,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更好地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从当前政府向市场释放的投资信号和具体措施看,目前投资地域主要是面向中西部、农村及贫困地区;投资方向主要是城市管网、中西部公路铁路、水利水电、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再生利用设施、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从具体产业看,主要是着重围绕与居民生活、服务、就业等相关的第三产业,如养老服务业、信息消费业等。可以发现,新一届中央政府所提倡推进的投资决策,与既往投资决策大多涉及具体工业产业项目有着明显不同,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实际、调整经济结构方向和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实际进行的投资。这种改变不仅不会造成工业产能的过剩,反而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

再者,目前中央政府推动的投资并非政府“主导”一切,而是更加注重政府的“引导和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政府部门加大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改革力度,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这充分说明政府在经济发展特别是以投资稳增长方面,更加遵循市场规律、注重发挥市场包括民间资本的力量,这与主要依靠财政投入,或者通过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加大投资和信贷促进经济增长完全不同。

因此,对政府在部分区域和领域适度加强投资引导的做法,要有正确理解和认识。切不可对其合理性和思路调整视而不见,甚至人云亦云、全面否定,否则就难以准确把握宏观调控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全面要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